“司法园丁”护航青少年成长

江西各地多形式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

2022年09月13日 15:29编辑:汪红 新闻热线:0791-86847179

  为不断深化青少年普法教育,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筑牢校园安全防线,近日,我省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送法进校园活动,积极当好“司法园丁”,将法治的种子撒到校园,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让青少年在法治的蓝天下健康成长。

  ◎文/图 黄奕 记者方维芳

  制作灯笼

  举行猜灯谜活动

  模拟法庭“沉浸式”学法

  9月9日上午,一场模拟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案件的庭审在横峰法院第一审判庭举行。11名来自横峰县职业中学的青少年走进“庭审现场”,“沉浸式”体验庭审活动。

  11名学生扮演“审判长”“审判员”“被告人”“公诉人”“辩护人”“法警”等不同角色。在“审判长”的主持下,大家严格按照庭审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法庭宣判等庭审程序和环节展开,环环相扣、有条不紊,让大家切身感受到法律的庄重威严、公平正义。

  “庭审”结束后,横峰法院岑阳法庭庭长李正飞为同学们讲解了网络安全知识,呼吁大家保护好个人信息,养成良好的网络安全习惯。此外,李正飞还带领同学们参观法院立案大厅,介绍各部门的职责,使大家进一步了解法院工作。

  “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法庭的样子,今天来到法庭亲身扮演角色,切身感受到了法律的庄严神圣,深刻理解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一定会合理利用网络,守护网络安全。”学生代表李欣怡告诉记者。

  进校园送法治“大礼包”

  9月8日上午,都昌县司法局联合大沙镇平安办前往大沙中学,为同学们送上一份特殊的“开学礼”。

  据介绍,为打破传统的单向“填鸭式”普法模式,从“被动普法”转为“主动学法”,都昌县司法局在课前与学校进行充分沟通,根据学校普法需求、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备课、制作课件,通过“点餐式”授课形式,着力提升普法效果。

  课堂上,宣讲人员首先向学生们讲解了什么是法律、法律与大家的关系,激发学生们对法律的兴趣。随后,宣讲人员结合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例,引导学生们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课程的最后还精心设置了法律知识抢答环节,并准备了法律图书等法治“大礼包”,同学们踊跃参与,气氛热烈。

  “这样的开学第一课让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在这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我明白了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重要性。”听完课后,学生们纷纷表示。

  “法治教育课对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筑牢校园安全防线起到了重要作用。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提高教学技能,还要不断提升法律素养,帮助学生扣好‘法治纽扣’,助力构建和谐文明校园。”一名教师如是说。

  寓教于乐“典”亮中秋

  近日,在分宜县杨桥镇“童心港湾”,镇妇联主席赵赟和农村“法律明白人”“童伴妈妈”钟国兰陪伴部分来自杨桥中心学校的留守儿童制作花灯。“玉兔”“弯月”“樱花”……在大家协作下,一盏盏精美花灯新鲜“出炉”。

  与此同时,在杨桥镇庙上村“明德书院”,杨桥镇司法所所长黄奕、“法律明白人”骨干与多位家长带着孩子们一起制作花灯。在制作花灯的过程中,大人积极与小孩互动,普及相关法律知识。

  灯彩传情,“典”亮中秋。近日,南昌市湾里管理局幸福街道司法所在湾里第三幼儿园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活动中,普法志愿者带领幼儿园小朋友一起制作灯笼。在制作灯笼的过程中,志愿者讲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并与小朋友们互动,在一问一答中学习民法典、垃圾分类等相关法律知识。

  来源:新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