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名村”的平安密码

“红色治理看江西”采访团走进寻乌

2022年09月13日 15:40编辑:汪红 新闻热线:0791-86847179

  采访团聆听革命故事(图/记者徐国亮)

  1930年5月,毛泽东在寻乌写下《寻乌调查》和《反对本本主义》两篇光辉著作,从此,寻乌调查“唯实求真”的精神,在这片大地上赓续不息。一场细雨之中,全国14家省级法治报的20余名全媒体记者走进了寻乌,驻足于革命旧址前,追寻这里传承的红色印记。

  三二五村是寻乌县第一个党支部的发源地,历史上发生过震惊赣闽粤的“三·二五”农民武装暴动。2020年,三二五村被中央组织部列为全国“红色名村”。

  位于县城的三二五村法治广场,被打造成了“红色文化+法治文化”的宣传阵地,村党支部副书记范佛祥在现场为大家讲解了三二五村发生的革命故事。

  为了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村里建立“红色传承人”“红色调解队”志愿服务队,加强乡村基层网格化治理,寻乌“联村共治法润乡风”的治理经验得到了在场媒体的肯定。

  “这个村通过‘五治融合’,将红色资源用到了极致。”内蒙古法制报社副总编辑段兴宇认为,三二五村的实践是江西红色治理的一次很好的尝试,“我觉得此行还会有更多的收获”。

  寻乌县吉潭镇圳下村,曾因“圳下战斗”红色故事闻名全国,这里民风淳朴,红色基因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干群关系和谐,2012年至今全村无诉、无访、无案。

  在圳下村“村史馆”,家训中的仁孝礼仪、团结互助、吃苦耐劳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宣传,来自辽宁法治报的记者王海涛深受启发,“江西的红色治理都是在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基础上进行,而且跟老百姓离得很近,这一点是非常值得学习的”。(首席记者吴强)

  来源:新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