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05日 17:01编辑:汪红 新闻热线:0791-86847179
原标题:联合南昌市东湖区多部门举办《信访工作条例》专题学习讲座
4月26日下午,南昌市东湖区行政服务中心4楼新闻发布厅内座无虚席,一场《信访工作条例》专题学习讲座在这里举行。听课的普法骨干和“法律明白人”骨干纷纷向公益律师提问,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此次专题学习讲座由新法治报社与省律师协会联合主办,南昌市东湖区委信访局、区司法局联合承办,系第747期“公益律师进社区”活动。泰和泰(南昌)律师事务所熊尹一律师受邀为全区普法骨干和“法律明白人”骨干授课。她围绕《信访工作条例》的出台背景、重要意义,信访事项受理处理、监督体系和法律责任等内容进行讲解,干货满满。
集中“充电”受益匪浅
当天,来自全区80余名普法骨干和“法律明白人”骨干参加了培训,重点学习《信访工作条例》。据了解,《信访工作条例》于2022年5月1日正式施行,是新时代信访工作的基本遵循。
授课过程中,熊尹一详细讲解了《信访工作条例》的出台背景、重要意义、总体要求,信访事项受理处理、监督体系和法律责任等内容,授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操作性。
授课结束后,普法骨干和“法律明白人”骨干纷纷向公益律师熊尹一提问,现场气氛十分热烈。“举办《信访工作条例》专题学习讲座,进一步加深了群众对《信访工作条例》的认识,可有效引导群众依法、有序、文明信访。”东湖区委信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东湖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培训提升了普法骨干和“法律明白人”骨干作为法治宣传员、法律服务引导员和矛盾纠纷调解员的能力和水平,引导大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为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拖延办理信访要被问责
“《信访工作条例》对全国的党组织、行政机关都有约束力,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群团组织、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开展信访工作。同时,对各级党委如何领导信访工作,各级机关、单位如何开展信访工作、处理信访事项、化解信访矛盾,信访人如何提出信访事项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实现了信访工作领域全覆盖。”熊尹一介绍,“《信访工作条例》与时俱进,创新信访事项的提出形式。《信访工作条例》规定,各级机关、单位应当向社会公布网络信访渠道,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采用信息网络、书信、电话、传真、走访等形式,向各级机关、单位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有关机关、单位应当依规依法处理。采取‘网络信访’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信访工作的效率,还能方便人民群众提出信访事项,有利于党和政府及时有效地了解社情民意,拉近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信访事项迟迟没回复、遭遇踢皮球怎么办?《信访工作条例》规定,推诿敷衍拖延信访办理等情形将严肃问责。”熊尹一介绍,对信访事项有权处理的机关、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级机关、单位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推诿、敷衍、拖延信访事项办理或者未在规定期限内办结信访事项;对事实清楚,符合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投诉请求未予支持;对党委和政府信访部门提出的改进工作、完善政策等建议重视不够、落实不力,导致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其他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信访事项处理职责的情形。
信访人不得有六项行为
如何提出信访事项?如何查询信访事项办理进度……针对信访人关心的事项,《信访工作条例》作出了明确规定,熊尹一进行了详细解读。
“信访人一般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提出信访事项,并载明其姓名(名称)、住址和请求、事实、理由。对采用口头形式提出的信访事项,有关机关、单位应当如实记录,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应当客观真实,对其所提供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不得捏造、歪曲事实,不得诬告、陷害他人。”熊尹一介绍,“《信访工作条例》规定,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加强信访工作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依规依法有序推进信访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各级机关、单位应当及时将信访事项录入信访信息系统,使网上信访、来信来访、来电在网上流转,方便信访人查询评价信访事项办理情况。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的,应当到有权处理的本级或者上一级机关、单位设立或者指定的接待场所提出。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涉及诉讼权利救济的信访事项,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向有关政法部门提出。多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共同的信访事项的,应当推选代表,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人。”
“信访人不得有六项行为:在机关、单位办公场所周围、公共场所非法聚集,围堵、冲击机关、单位,拦截公务车辆,或者堵塞、阻断交通;携带危险物品、管制器具;侮辱、殴打、威胁机关、单位工作人员,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毁坏财物;在信访接待场所滞留、滋事,或者将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弃留在信访接待场所;煽动、串联、胁迫、以财物诱使、幕后操纵他人信访,或者以信访为名借机敛财;其他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国家和公共安全的行为。”熊尹一在授课中讲解道。
一个小时的授课干货满满,普法骨干和“法律明白人”骨干边听边记,收获良多。一名“法律明白人”告诉记者:“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了解到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应当客观真实,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信‘访’不信‘法’后果很严重。”
如何提出信访事项?
熊尹一:根据《信访工作条例》,信访人一般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提出信访事项,并载明其姓名(名称)、住址和请求、事实、理由。对采用口头形式提出的信访事项,有关机关、单位应当如实记录。
信访事项提出后多久会回复?
熊尹一:《信访工作条例》规定,对信访人直接提出的信访事项,有关机关、单位能够当场告知的,应当当场书面告知;不能当场告知的,应当自收到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书面告知信访人,但信访人的姓名(名称)、住址不清的除外。
同一信访事项能否重复受理?
熊尹一:不能。《信访工作条例》规定,信访事项已经受理或者正在办理的,信访人在规定期限内向受理、办理机关、单位的上级机关、单位又提出同一信访事项的,上级机关、单位不予受理。
信访人违法违规应担何责?
熊尹一:《信访工作条例》规定,信访人滋事扰序、缠访闹访情节严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或者违反集会游行示威相关法律法规的,由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必要的现场处置措施、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信访人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文/全媒体记者方维芳
Powered by WILL 赣ICP备15001586号-4技术支持:新法治报
网站管理:新法治报社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 邮编:330038
Copyright @ 2008-2017 平安江西网 版权所有
投诉举报电话:0791-86847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