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14日 16:28编辑:汪红 新闻热线:0791-86847179
9月13日,九江市濂溪区法院对江西展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环评造假案做出宣判,判处田某华、肖某琳等8名被告人有期徒刑2年2个月至1年6个月、缓刑2年不等,并处罚金35万元至15万元不等。
据悉,这是全国范围内生态环境部门第一个移交启动的行刑衔接环评造假案,也是江西省首例因环评造假被提起公诉的刑事案件。
2020年9月,省生态环境厅在全国环境影响评价信用平台(以下简称“信用平台”)巡查中发现,江西展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展航公司”)存在从业主持人业绩异常高、环评机构省外项目占比高等异常经营行为,便将线索移交至九江市生态环境局。
九江市生态环境局迅即成立专班,通过调查发现,一年时间内,仅有一名环评工程师的展航公司在信用平台登记项目环评信息多达700余份。
办案过程中,九江市启动“两法衔接”机制,多次召开联席会议,九江市中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先期介入,对案情进行分析研判。2021年3月10日,九江市生态环境局正式书面向公安部门移交展航公司环评造假案。3月15日,九江市公安局以涉嫌刑事犯罪立案。
“这起案件是刑法修正案(十一)施行后,环评造假入刑司法实践的重大突破,也是‘两法衔接’机制的标志性成果。”九江市生态环境局法规宣教科副科长陈娟玲说。
立案后,九江市公安局机动支队立即成立专案组,经过2年多的努力,专案组成员驱车7000多公里,在国内3省9市31个县(区)对该案件进行侦查取证。
本案中,余某、肖某风为夫妻关系,两人长期从事环保相关行业,见肖某琳、肖春某、肖冬某待业在家,便商议通过开设环保公司,对外出售公司编制环评报告资质牟利。
据统计,2019年12月至2020年10月,肖某琳等5人利用常某某的职业资格以展航公司名义对外出具环评报告700余份,涉及全国20余个省份,违法所得共计70余万元。田某华、郑某兵通过余某购买展航公司资质,承揽了13家企业编制环评报告的业务,共收取71.35万元。
侦查终结后,九江市公安局于2022年9月20日对涉案的8名犯罪嫌疑人以涉嫌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向九江市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今年9月13日,九江市濂溪区法院进行了公开宣判。 (全媒体记者周浔 徐明)
Powered by WILL 赣ICP备15001586号-4技术支持:新法治报
网站管理:新法治报社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 邮编:330038
Copyright @ 2008-2017 平安江西网 版权所有
投诉举报电话:0791-86847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