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 高效解纷

宜丰县健全多元解纷体系 绘就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径图”

2024年12月27日 18:04编辑:熊玮 新闻热线:0791-86847179

截至12月12日,宜丰县综治中心今年累计接待来访群众10371人次,调解纠纷673件,共办理非调解业务1174件,全县信访总量明显下降,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7%以上,命案零发生,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12月21日,记者在宜丰县采访了解到,近年来,宜丰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创新“访调诉一体、县乡村联动”建设运行模式,将人民来访接待中心与宜丰县综治中心(以下简称综治中心)建设深度融合,通过访调对接,不断拓宽多元解纷渠道,健全多元解纷体系,在法治化轨道上绘就矛盾纠纷化解“路径图”。

分流对接

“综合受理”提效率

“某汽车运输公司拖欠我们运费,请问可以找哪个部门解决?”日前,贾某海等12名货车司机代表来到综治中心反映问题。2023年5月,该汽车运输公司委托货车司机贾某海等90人运输锂瓷石原矿并签订货物运输合同。然而,到结算时间后,该公司却未按期如约结付运费,贾某海等货车司机多次催款未果,遂前来综治中心求助。

综治中心“大一窗”工作人员受理该情况后,将该情况分流至多元调解区办理调解。

“以往群众诉求面临‘多头跑’‘反复跑’等问题,现如今,综治中心抓牢分类、分流、导引三个环节,确保群众来访事项分得准、办得成。”宜丰县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刘林婷告诉记者,综治中心由入驻部门对接诉求事项,形成事项受理分流“清单目录”。同时,综治中心统一设置的“大一窗”,将无差别受理分流群众来访事项。

记者了解到,对信访问题事项,由信访接待区依法依规接待办理;对矛盾纠纷事项,由多元调解区统筹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行政复议等资源力量,引导当事人优先和解和积极调解;对群众明确申请立案、仲裁、公证等其他事项,直接引导至具体窗口办理。

此外,工作人员对群众诉求进行全过程引导办理,形成“访调诉一体、县乡村联动”一站式工作导引图,以简单直观的方式,明确事项从综合受理、分流转办、多调联动到依法诉讼、回访评价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步骤和渠道。

同时,在综治中心大厅内,该导引图还有一块LED显示屏展示,以便群众自行了解,找到对应的具体窗口。

“调解共享”化纠纷

为确保多元化解理得顺、推得动,综治中心紧抓访调、诉调、联调有序衔接三个重点。由司法渠道解决的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直接分流至相应政法单位窗口依法办理,实现“诉访分离”。对信访办理过程中涉及的民事权利义务纠纷部分,直接导入多元调解区,组团进行调解,强化访调对接,推动信访问题得到源头预防化解。

“为加强诉调对接,对群众‘没有诉状口头要求立案’的,由综治中心先行组织调解,调解不成的再引导群众至法院起诉。”据刘林婷介绍,按照“调解共享”的理念,由综治中心负责接收法院委派诉前调解案件,牵头架起法院与各级人民调解组织之间的“桥梁”,共享全县人民调解团队资源,多方专业调解人员深入调解,有效化解群众矛盾纠纷。

同时,综治中心规范设立“宜丰县重大复杂疑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加强多调联动,通过下沉指导、互派调解员协助、线上联调等形式,联动7个品牌调解室、14个行业调解组织、16个乡镇(场)矛盾调解中心,化解各种疑难复杂纠纷。同时,综治中心还探索建立“宜家·和”家事纠纷调解工作室,形成调解团队主导、心理情绪疏导、司法服务延伸的家事纠纷多元化调解新模式,今年以来,家事纠纷化解率达到63%。

“吹哨报到”聚合力

“那股味道一上来,熏得人头疼,窗户都不敢开,衣服上、家具上全都是味,根本没法散出去。”今年12月初,家住宜丰县花门楼路的一居民向花门楼社区工作人员反映,楼下食品加工店作业时散发的浓烈异味,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

花门楼社区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查看,确认异味问题属实后,立即启动“吹哨报到”机制,紧急吹哨相关部门,相关部门接到哨令后,立即安排工作人员赶往该食品加工店。到达现场后,工作人员对食品加工店老板明确指出,其加工行为对周边居民生活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并与其耐心沟通协调:“生意要想长久,还得靠邻里和睦,这异味让大家都不好受,我们一起想个办法解决,既不影响生意,也能让居民舒心。”

最终,在共同沟通调解下,食品加工店老板承诺立即整改,增设了高效的通风净化设备,调整了作业时间,最大限度减少了气味扩散,这一困扰居民多日的异味“顽疾”得以有效治理,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重归清新宁静。

这是该县“吹哨报到”机制的一项具体工作缩影。据了解,该县为破解职能单位“上下难联、联而不调”等堵点难题,开发了“吹哨报到”小程序。

“县乡村三级55个单位部门,可随时进入小程序发出调解‘指令’,建立起‘层级响应、责任共担’的矛盾纠纷快速联动机制,有效解决群众困扰问题。”刘林婷说。

与此同时,该县每两个月会召开一次全县突出矛盾纠纷和重点信访问题分析研判“双月例会”,先后对48个疑难复杂重点问题逐案分析和会商研判,落实“一案一策”“四定三包”责任,并督促完善治理,做到“化解一例、治理一片”。

此外,针对可能出现风险外溢升级的矛盾问题,建立全县矛盾风险提示预警机制,由县平安办和县信访联席办联合向单位“一把手”下发风险提示函。

今年以来,共召开“双月例会”4次,调度疑难复杂重点问题28件,推动化解12件,压实稳控16件,制发风险提示函18份,对出现的预警风险点,明确以黄牌警告查纠失责情况,实现社会矛盾风险稳控在当地。(文/图 罗雁枫 温娅 全媒体记者黄志良

编辑:熊玮

校对:王小明

复审:廖世杰

  来源:新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