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0日 09:31编辑:聂琪 新闻热线:0791-86847179
开展消防培训
景德镇珠山区曾有“火笼城”之名,烧窑制瓷技艺从这里绵延传承,里弄深巷、板房相连,曾烟囱林立,窑炉遍地。据不完全统计,景德镇珠山区现有108条窄巷,老城区里弄各类消防设施陈旧落后,周边环境错综复杂,火灾隐患依然较多。连日来,景德镇珠山区消防救援大队通过线路改造、加装烟感报警器、微型消防站建设等工作进一步夯实消防安全防线,助推景德镇申遗。
电线穿上“防火衣”
2月14日,记者来到珠山区中华南路民居,一幢400多年的砖木房映入眼帘,三户人家长居于此。曾经高悬在天花板的电线不再似一团乱麻缠绕,取而代之的是电线外部被黑色的橡胶皮套紧紧包裹,一些攀附在木桩上的电线还罩上了不锈钢外套。
珠山区周路口街道主任苏小敏告诉记者:“前期我们对街道上所有的老房子进行摸底,对所有砖木结构的房屋进行线路改造,给电线穿上‘防火衣’。”
在传统消防设施升级的基础上,珠山区还引入智慧消防理念,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火情。在中华南路的一处微型消防站内,记者看到,墙上的电子屏正动态显示周边区域的烟感报警器状态、消防水源压力等数据。
珠山区消防救援大队教导员彭政财介绍:“我们为老城区108条里弄的618户砖木结构房屋安装了独立式烟感报警器1242个,并与智慧消防平台联网,一旦触发警报,社区网格员和消防站可同步响应,实现‘1分钟接警、3分钟处置’。”这一系统正是2024年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设计亮点之一,确保能及时发现和化解火灾风险。
消防培训出真水灭真火
勤演练、常培训,面对火情“准消防员”临阵不慌。
1月28日,珠山区周路口街道赛跑坦社区抚州弄美食街区发生一起火情,得益于商户们的迅速反应和正确处置,火源在30秒内被及时扑灭,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当天上午,抚州弄美食街区一流动摊贩因操作不当导致油锅起火,火苗迅速蔓延,情况十分危急。附近商户发现火情后,迅速拿起灭火器冲向火源,火势在短短30秒被成功控制并扑灭。参与灭火的商户表示:“平时社区经常邀请消防部门对我们进行培训,正是我们之前掌握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这次才能及时应对,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2月14日,记者跟随珠山区消防救援大队宣教员李霞来到了九集小镇,沿街店铺30名店主正在接受“一警六员”消防基本技能实操实训。在消火栓实操环节,两人一组分工合作,一人负责铺设消防水带,另一人则抱着水枪向前冲刺,没过多久,一条“水龙”喷薄而出。“出真水,灭真火,一直是我们培训的初衷。”珠山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胡春生说。
“一警六员”培训工作开展以来,珠山区消防救援大队一共开展了500余场消防基本技能实操实训,培训了2万余名“准消防员”。
“以改促保”护航历史遗存
景德镇老城区内密布明清时期古建筑,这些历史遗存既是文化符号,也是消防难点。
2月14日,记者来到在景德镇申遗的遗产要素点“天后宫”改造项目施工现场,新建的微型消防站就在一侧,灭火器、防火面罩等摆列整齐。施工团队采用“修旧如旧”原则,保留了青砖墙面的原始风貌。据施工负责人介绍,在关键节点加装防火隔板,既满足消防规范,又避免破坏建筑结构。周路口街道居民王阿姨感慨:“家门口就有微型消防站,心里踏实多了。”
同时,“天后宫”改造工程还注重“软硬结合”。珠山区联合消防、住建、街道成立专项工作组,定期开展“消防夜查”行动,并组织居民参与灭火演练。此外,依托新建的140余个社区微型消防站,形成了“区—街道—社区”三级应急响应体系。据了解,2024年至今,老城区火灾起数同比下降5.47%,未发生一起重大火情。
景德镇申遗专家组成员、文化遗产保护学者李教授指出:“消防改造不仅关乎民生,更是历史街区可持续保护的核心。珠山区将现代技术融入传统空间,为同类遗产地的火灾防控体系提供了样板。”改造工程还在继续,这片千年窑火传承之地,正以更安全的姿态迎接世界文化遗产评审。
(文/图 全媒体首席记者胡榕)
编辑:聂琪
校对:王小明
复审:廖世杰
Powered by WILL 赣ICP备15001586号-4技术支持:新法治报
网站管理:新法治报社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 邮编:330038
Copyright @ 2008-2017 平安江西网 版权所有
投诉举报电话:0791-86847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