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8日 10:22编辑:聂琪 新闻热线:0791-86847179
“板凳会”现场(图/受访单位提供)
在铜鼓县大塅镇,几张塑料凳就是一方“议事厅”。干部与村民围坐,你一言我一语,解决民生大小事。2024年起,铜鼓县大塅镇秉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借助“板凳会议”“村级管家”等基层治理模式,成功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2024年6月,铜鼓县大塅镇古桥村突降大雨,下水管道堵塞。大塅镇古桥村“五老小组”迅速在群内发出疏通管道的倡议。短短10分钟,20多名村民踊跃响应。大家迅速分组,奔赴各个隐患区域,开沟引流、仔细排查,齐心协力守护家园。
铜鼓县大塅镇古桥村党支部成立的“五老小组”,充分发挥老党员在村民中的威望与影响力,广泛动员村民参与环境整治、政策宣传等各类事务。在一次次的行动中,党群合作的力量不断凝聚、日益强大。
公益村党支部致力于移风易俗工作,通过“板凳会议”,以拉家常的方式向村民宣传厚养薄葬、孝老爱亲等理念。他们邀请“宜春好人”刘力山为村民讲课,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同时,积极开展“五好”系列群众、“最美儿媳”等评选活动,公益村的移风易俗工作成效显著。
“以前出门打工,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挣钱,收入也不比外面低。”大塅镇浒口村村民时大哥一边种植黄精一边笑着说。
据悉,浒口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发展路径,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企业”模式,整合土地资源,大力发展黄精种植。党支部主动作为,协调相关部门争取到500万元资金投入产业。2024年,村集体经济约2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6.5万元。
2024年以来,铜鼓县大塅镇以“板凳会”为关键突破口,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各村网格员深入村民小组,在屋场、庭院等地召开“板凳会”,推动治理力量下沉。如今,大塅镇构建起以群众自治为主、政府管理为辅的治理新格局,村民从乡村治理的“旁观者”转变为“主人翁”,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实习生邓雅雯 全媒体记者曾若晨)
编辑:聂琪
校对:王小明
复审:程乘玉
Powered by WILL 赣ICP备15001586号-4技术支持:新法治报
网站管理:新法治报社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 邮编:330038
Copyright @ 2008-2017 平安江西网 版权所有
投诉举报电话:0791-86847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