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暮春时节的罗霄山脉深处,遂川县汤湖镇的万亩茶园正迎来繁忙的采收季。狗牯脑茶的幽幽清香在山谷间流淌,与遂川县人民法院左安人民法庭(以下简称左安法庭)巡回审判车上闪亮的法徽交相辉映。
法治护茶的宣教之旅
狗牯脑茶的制作技艺传承自清嘉庆年间,多道工序凝结着代代茶农的智慧结晶。当传统手工作坊向现代企业转型时,土地流转纠纷、商标侵权、用工矛盾、合同违约等问题随之浮现。左安法庭干警深谙,守护这片茶山,既要读懂《茶经》,更要精通法典。
在青叶交易市场,法官们用青叶比喻合同要素:就像交易中的青叶须明确等级、采摘时间、重量等,合同也要要素齐全才能避免纠纷。这种充满“茶味”的普法方式,让茶农在熟悉的语境中理解法律的真义。
“随着企业逐步壮大,交易金额越来越大,交易频次也越来越高,一定要增强法律意识,在订立买卖合同时要规范、严谨,避免因合同订立不当,造成企业损失。如果有需要,随时联系法庭,我们将为你们提供上门服务。”左安法庭法官在走访茶企时,总是不忘提醒茶企负责人。
不少茶企负责人坦言:“过去签合同时,总担心‘掉坑’,现在有法官帮我们把关,就像给生意上了‘法治保险’。”
近三年来,左安法庭涉茶纠纷诉讼率逐年下降,印证了源头治理的显著成效,而其更为深远的影响在于培育新型治理主体。通过法庭指导调解职能的充分发挥,不少茶业合作社骨干已经成为基层治理生力军。他们既能调解邻里纠纷,又能规范茶产业行业秩序。
司法护企的便民之举
“幸亏有法庭,不然我那10多万元的货款就拿不回了!”遂川县含露茶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向左安法庭法官连连道谢。
2020年至2022年,被告胡某尚欠含露茶业货款10.4万余元。含露茶业经多次催收未果,诉至左安法庭。经法庭公开审理,最终帮助含露茶业成功追回被拖欠的货款。
狗牯脑茶的核心产地汤湖镇是左安法庭所辖区域。在汤湖镇,茶企和小作坊有上百家,茶农有500余户。为方便辖区企业和群众,助力乡村振兴,遂川县人民法院在全省率先探索人民法庭“立审执”一体化改革,下沉司法服务至最基层人民法庭,为乡镇企业和群众提供从立案到执行“一条龙”司法服务。
山间的云雾渐渐散去,左安法庭的巡回审判车仍在茶山小道穿梭。那些沾着晨露的调解笔录、带着茶香的法律文书,正在书写乡村振兴的新注脚。新法治报·赣法云讯 (项秋生 邹芳 记者王白如)
编辑:何 山
校对:王小明
复审:吴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