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英雄普”铸就法治洪城新篇章

“八五”普法以来 南昌市以系统集成思维打造全省法治宣传新高地

2025年04月18日 14:39编辑:聂琪 新闻热线:0791-86847179

作为全国唯一连续28年获评“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城市”的设区市,南昌市以“八五”普法为契机,高举“英雄普”旗帜,以系统集成思维打造法治宣传新高地,实现了法治供给与受众需求的双向奔赴。他们在303米云端地标书写法治宣言,以6000块智慧屏幕织就“15分钟法治视听圈”,借《干戈化帛》采茶戏唱活乡音法理,让文本之法跃动为城市之魂,让法治之光照亮英雄之城,让千年古城在法治轨道上跑出共建共治共享的“加速度”。

品牌引领

构建全域普法新格局

当你乘坐公交或地铁时,可能已经注意到《有法帮你,“南”事不难》的宣传,或者在商场的户外广告屏上,看到过《消防无小事 法规要牢记》等“英雄普”短视频。这些穿梭于全城的6000块智慧屏幕交相辉映,共同编织出一个“抬头可见、触手可及”的立体普法网络,正悄然地改变着大家的生活。

南昌市系统性打造“英雄普”法治宣传工作品牌,提出了“5610”法治宣传品牌建设体系。该体系涵盖5项机制,包括“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以案释法制度、媒体公益普法制度、重点人群学法用法制度和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机制,从不同层面保障了普法工作的有序开展。6大模块分别为机关、校园、融屏、靶向、案例、阵地,全面覆盖各个领域和群体。10项具体举措,如开设法治大讲堂、编印以案释法读本等,为普法工作提供了具体的实施路径。

目前,南昌从多个维度打造“英雄普”品牌,构建了全域普法新格局,已初具成效。“英雄普”精准对接民生法治需求,从“彩礼返还”到“宅基地流转”,20份法治需求清单如同精准导航,2.21万份普法资料化作“法治及时雨”。靶向普法建立了“需求-供给-反馈”闭环链条,让法治服务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

落实“机关英雄普”,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全民学法新风。南昌已实现了314名县处级、1535名乡科级干部学法考法“双百”达标,新提任领导干部考法已成为新常态。据悉,南昌在全国率先制定并出台了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制度,每年收集并公示领导干部学法计划400余条,汇总制定全市领导干部个性学法清单,并将领导干部学法讲法情况纳入法治建设检查和依法治市考核。

数智赋能

开辟云端普法新赛道

2025年3月5日,南昌市东湖区司法局、东湖区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携手江西道善律师事务所联合开展“远离非法集资、拒绝高利诱惑”普法直播活动,通过“案情再现-法理剖析-风险预警”三维解构,让法治教育具象可感、直抵人心。这是南昌市积极运用网站、微信、VR、H5等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普法教育新赛道的一个缩影。

乘“世界VR之都”东风,南昌市将30余个获评的国家级、省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和市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制作成“VR”形式,统一链接接入南昌市司法局微信公众号,组建“VR游南昌法治文化阵地集群”,打造“永不闭馆”的云端法治博览馆。

南昌开发AR+H5形式的“学法达人勇闯关”互动系统,吸引80万网民沉浸式学法,形成“指尖普法”破圈效应,活动开展以来,共普及法律法规20余部。打造“南昌市司法局”“洪城说法”等新媒体矩阵,36场主题直播单场吸引7万网民云端学法,6000万短视频点击量见证法治传播现象级热度。

案例普法 

树牢全民守法新标杆

庄严的法槌声在南昌市青山湖区人民法院回荡,控辩双方围绕故意伤害案展开法庭辩论。旁听席上,来自青山湖区的50名国家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屏息凝神,见证着“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思维碰撞,这不仅是司法程序的现场演绎,更是一场生动的法治公开课。

针对传统普法“单向灌输”的痛点,南昌推出了《关于在南昌市组织开展公民旁听庭审活动的工作方案》,将肃穆的法庭变成开放的法治学堂。自活动开展以来,南昌市司法局联合南昌铁路中院、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制作4批次13个典型案例庭审光盘,带着法槌的余温走进270余家单位、校园,5.4万人在《民间借贷纠纷实录》《劳动争议审判现场》等“法治纪录片”中读懂程序正义。另外,还有2场网络庭审直播吸引7万网民观看。

截至目前,23万余人次通过现场旁听、云端围观庭审现场,让庄严的法庭成为全民共享的法治实景课堂。这项普法工作经验也因有效突破“院墙界限”,拓宽群众旁听庭审渠道,以法治实践活动带动全民学法用法,入选“全国司法行政案例库”和首批“江西省普法依法治理创新案例”。

当《一本能“动”的普法书》出现在普法活动现场时,顿时引得在场群众纷纷举起手机扫描书页。南昌市创新“以案释法”普法形式,收集全市执法司法典型案例,融合案例文字、手绘漫画、动漫视频等形式,编撰《一本能“动”的普法书》《“漫”说普法》《“法”眼看生活》等“英雄普”以案释法读本4期,向全市干部群众免费发放45万册,用身边的警示案例和生动的表达方式让文本法条鲜活生动起来。当法律条文从纸面跃入生活,法治教育完成了从“入眼”到“入心”的层级跨越。

实践育人

锻造红色法治新生态

2024年12月1日,南昌小平小道陈列馆内,一场跨越时空的法治对话在此展开。“以宪法之力护航改革开放”——江西省2024年宪法宣传周主题活动在此启动。当天数百名干部群众沿着伟人沉思的足迹,思考“改革与法治同行”的时代命题。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既是法治精神的传承仪式,更是红色基因的法治觉醒。

南昌以“聚沙成塔”的智慧,构建起“1+14+281”法治文化矩阵:1座市级法治文化公园如明珠镶嵌赣江之滨,14座县区法治广场似繁星点亮城乡,281个基层法治阵地织就覆盖全域的法治经纬网。在这张法治蓝图上,53处市级示范基地与12座省级教育基地交相辉映,更有赣江十里法治文化长廊以“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之姿,将江景与法韵熔铸成流动的法治史诗。传承“八一精神”,南昌市构建了“一核三带”红色法治文化版图:小平小道陈列馆淬炼改革与法治共生密码,梅汝璈故居演绎国际法治风云,新四军旧址创新“廉政法治+文物保护”宣教范式。

当法治教育从展板走向情景、从说教变为体验,南昌的红色法治文化集群已形成“参观—体验—实践”的立体化育人体系。

根系治理

绘就法治惠民新图景

“感谢你们公正的调解,那段时间心里特别不舒服,感觉所有人都欺负我。”近日,南昌市西湖区周女士将一面写有“公正执法 为民解忧”的锦旗,送到了西湖区广润门街道上谕亭社区“法律明白人”杨帆的手上,感谢“杨帆法律帮帮团”成员公正处理其纠纷。

作为全省“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扩面提质增效基层联系点,南昌市以西湖、青云谱等区为基层联系点,创新打造“法行社”品牌,积极推进“法律明白人”向社区延伸,使“法律明白人”行走在社区大街小巷、介入到群众小事微情,全市培养“法律明白人”8.1万名,组织参与法治宣传和法治实践136.5万件次、化解矛盾纠纷27.3万件次、参与社会事务管理36.4万件次,引导法律服务55.8万件次,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供了新模式。

与此同时,在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法律明白人”正以特殊身份重构营商环境。南昌市全力打造“法达园”特色品牌,培养园区“法律明白人”,实现园区“法律明白人”培训、作用发挥的全链条对接,让法律随时随地直达园区、直达员工。截至目前,已开展涉外法治园区“法律明白人”集中培训8次、涉外法治沙龙10期、“一对一”涉外法治帮扶23次,先后高效帮助企业化解生产、经营和用工过程中的各类矛盾纠纷370余起。

从社区街巷到产业园区,南昌以“法律明白人”为支点,撬动了基层治理体系和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提质增效”进程,这座千年古城,已然在法治轨道上跑出共建共治共享的“加速度”。

(文/杨小文 淦丹丹 图/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聂琪

校对:王小明

复审:程乘玉

  来源:新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