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人员核验产品原料(图/受访单位提供)

  “冶金行业属于重大危险源行业,应该适当增加行政检查频次,帮助企业规范安全生产行为。”3月下旬,全南县召开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座谈会,来自建筑、化工、冶金、交通运输等领域的24名企业代表结合各自企业经营范围、行业特点,表达了对涉企行政执法的意见建议。此次会议共征集意见22条,涉及行政检查标准模糊、行政处罚裁量争议等方面。对此,全南县司法局下发工作提示,要求相关责任单位做好座谈会反馈问题整改。同时,通过张贴公告、线上征集线索等方式,广泛发布征集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等问题线索的通告。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当地以法治之力保护各类经营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聚焦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的堵点痛点问题,一以贯之推动法治化保障体系建设,用心用情服务,让全南县成为投资兴业沃土、创新创业宝地。

  17个部门集中“晒权”

  法治是稳预期、增信心的治本之策,稳定的法治环境是民营企业家敢闯敢干的底气所在。

  “自由裁量权执行不严格是企业和群众深恶痛绝的事情。我们要牢牢抓住行政裁量权这个‘牛鼻子’,让自由裁量权不随意。”全南县司法局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负责人李逸娴说。

  今年以来,全南县要求各执法单位每月对照规范涉企执法的6类整治重点,全面清查存在的问题。截至目前,各相关单位共排查发现问题21个,主要集中在未严格履行行政执法法定程序、未正确适用自由裁量权基准等方面。另外,经对全县2021年以来的107件行政复议案件和81件行政诉讼案件进行“纠错(败诉)原因大起底”,发现行政复议案件主要纠错原因为自由裁量权基准执行不严格、程序违法、证据不足等。

  长期以来,各行政执法部门执行的自由裁量权基准往往分散公布在省级主管部门官方网站,不便于企业、群众查找,而且各种版本不尽相同。揭开自由裁量权的面纱,让自由裁量权不随意,公开自由裁量权基准是第一步。4月1日至11日,全南县17个主要行政执法部门均在县政府网站公开了本部门执行的自由裁量权基准,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推出“四张清单”

  “您尝尝看,这分明是咸味产品,根本没加糖。然而,有人投诉我虚假宣传无糖,短短7天接到5起投诉,每单索赔近千元,半个月营收都不够赔付的。”不久前,全南县某食品公司总经理陈某向记者反映。

  近日,经专业检测,该公司的产品未检出人工添加糖分,问题根源在于经营者对标签标注没了解清楚,疏忽了原料大米中本身含“糖”。最终,全南县市场监管局决定对其不予处罚,并组织人员为该企业提供标签规范化指导。

  据了解,近年来,全南县持续推动适用从轻处罚、减轻处罚、不予处罚和不予强制措施“四张清单”,各行政机关办理适用“四张清单”案件2.6万余件。得益于柔性执法,全南县仅在电商领域就涌现出200多家企业,带动就业上万人,2024年实现网络零售额5.38亿元。(连永成 程月香 记者陈佳)

  编辑:何 山

  校对:王小明

  复审: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