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桌”搬上高架桥

南昌市公安局交管局直属二大队五中队以“智慧警务”破解高架治理难题

2025年06月30日 04:02编辑:贾辛 新闻热线:0791-86847179

在南昌纵横交错的城市高架网络中,有一支以路面为“办公桌”的队伍——南昌市公安局交管局直属二大队五中队。他们称自己为“高架中队”,日均巡逻里程超150公里,用“最快双腿”筑牢城市立体交通“安全屏障”,以“智慧警务”破解高架治理难题,在日均30万辆次的车流中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使命担当。

指挥交通(图/闵祥)

日均巡逻150公里

南昌市公安局交管局直属二大队五中队管辖的东一环、南一环等路段,是南昌城市交通的“大动脉”。为应对日均30万辆次的车流量,该中队创新构建“双轨并行”管控体系,严格落实“桌面+路面”巡逻管控机制与24小时勤务模式,将视频巡查的“全域覆盖”与路面巡逻的“精准触达”有机结合,确保高架道路全路段、全时段无缝监管。

2024年6月11日晚高峰,一场狂风袭击南昌,朝阳大桥上一根路灯杆断裂,横亘在主干道上。“后方车辆瞬间排起长龙,情况紧急!”南昌市公安局交管局直属二大队五中队民警李映英回忆道。

接报后,该中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铁骑队员三分钟内抵达现场设置警示标志,引导车辆分流;指挥中心同步调度拖车精准就位;附近执勤民(辅)警迅速集结。14分钟后,灯杆被成功移开,拥堵的道路恢复畅通。司机王女士感慨:“原本以为要堵很久,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交警效率真高!”

“我们的队员日均巡逻150公里。我们多跑一公里,群众出行就多一分平安。”南昌市公安局交管局直属二大队五中队负责人李阳告诉记者,队员们以“秒级响应、分钟处置”的速度,将现代化警务机制的效能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安全感。

高架桥上车速快、车流密集,该中队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推行“1、3、5”快反机制,全力投入到事故处理与救援工作中。

无论是轻微剐蹭还是严重碰撞,民警都严格按照快反机制要求,迅速抵达现场。到场后,他们第一时间设置警示标志,全力保障现场安全,杜绝二次事故发生。

推行“线上快处快赔”机制

该中队持续优化工作模式,针对轻微事故,大力推行“线上快处快赔”机制,引导当事人通过App完成事故信息采集、责任认定与理赔流程,将原本要耗费数小时的处理过程压缩至15分钟以内,极大提升了道路通行效率。近五年来,该中队管辖的东一环、南一环实现了“零亡人事故”。

该中队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维护交通秩序、处理事故的同时,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将温暖与安全传递给每一名交通参与者。

2023年4月20日20时许,该中队民警胡杰在洪都高架巡逻时,发现一名老人拄着拐杖在车流中行走,身边车辆飞驰而过,十分危险。胡杰立即下车将老人扶到安全地带,经询问得知,老人因迷路误入高架,记不清家庭住址。胡杰一边安抚老人情绪,一边通过多种渠道联系老人家属,最终将老人安全送回家中。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该中队救助误闯高架的老人、小孩等100余人次。

为从源头上预防交通事故,该中队创新开展“精准宣教”行动。针对高架桥作业车辆多、安全风险高的特点,民警每年定期走访市环卫公司、路灯管理所、跨江桥梁监管所等单位,通过“案例剖析+法规解读+实操演示”的形式,开展沉浸式安全教育。同时,建立“三严格”监督机制:严格审批流程,确保作业合规;严格安全防护,配齐警示装备;严格按标作业,规范操作流程。对违规作业行为,实行“现场整改+单位通报+负责人约谈”闭环管理。 (程文华 记者闵祥)

编辑:贾辛

校对:王小明

复审:朱叶

  来源:新法治报·赣法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