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0日 07:59编辑:何山 新闻热线:0791-86847179
7月1日,历时4个月的精心建设与系统化测试,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指挥中心于本月正式投入实体化运行。
据悉,九江市作为全国31个重点防洪城市之一,直面长江、鄱阳湖“双重夹击”的洪涝威胁,年均防汛压力巨大;作为全省规模最大、危化品种类最全的化工产业聚集地,星罗棋布的化工园区和危化品运输线,时刻考验着应急响应的精准与速度;地处全国23条主要地震带之一,地质构造复杂,潜在地震风险不容忽视。
针对传统单一指挥中心可能面临“一灾瘫痪、全域停摆”的致命风险,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立足“全灾种、大应急”实战背景,科学研判、果断决策,在永修化工救援基地部署建成具备异地独立灾备接管能力的副指挥中心。这是该支队自2022年以来指挥体系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第三次里程碑式跃升,确保在巨灾大难面前,指挥调度“指令不断、秩序不乱、系统不瘫”。
研发“AI接警助手”
“我们支队全新的架构‘主+备’双指挥中心,从根本上破解了大型地震、洪涝灾害直接摧毁主中心或主中心突发重大故障导致的指挥链断裂风险。”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主任高明洁说。
副指挥中心严格按主战标准配备智能接处警、智能指挥系统和独立灾备系统,确保即使主中心完全失效,副指挥中心也能秒级响应、无缝接管全市所有119警情受理、力量调派、指令下达、信息汇聚等核心指挥功能,实现“业务零感知切换”,为保卫赣北安全加装了不可或缺的“双保险”与“备份心脏”,极大提升了极端条件下的体系生存与持续作战能力。
针对九江“水火化工震”灾情叠加的复杂实战需求,副指挥中心已深度整合“两智一图”,并打通气象水文(精准降雨预报、江河水位)、交通“两客一危”(危化品车辆实时轨迹)、自然资源(地质隐患点、地震速报)、文旅(景区人流热力图)、供电、燃气等关键部门的实时数据接口,初步建成支撑科学决策的“多源异构数据池”。
同时,副指挥中心基于DeepSeek大模型技术架构研发的“AI接警助手”深度整合了接处警数据资源,为标准化接警询情、智能化信息推送、科学化逃生指引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为指挥员提供科学决策的“智慧中枢”。
织密全域专业“人才网”
副指挥中心基地严格按“平战结合、专常兼备”原则,组建精锐的“1+1+4”指挥团队架构(1名指挥长+1名调度班长+4名接警调度员)。指挥干部优先选配具有丰富一线灭火救援实战经验的基层指挥员,核心能力聚焦“能指挥、善处置”,确保复杂灾情下的精准决策与现场掌控力。接警调度员重点选拔优秀班长骨干、专职队负责人或具备方言辨识、特种技术操作等专长的人员,核心能力要求“懂实战、会调度”,确保警情受理、力量调派的精准高效。
据悉,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目前实行“主副中心人员定期交叉轮岗、重大警情复盘推演、桌面推演+实战拉动”三位一体培养机制,促进经验互融、能力共进。同时,支队创新建立“统一接警、分级指挥、专业处置、联勤联动”的融合指挥机制,将政府、企业专职队、微型消防站及社会应急力量全面纳入119统一调度体系和“消地”联动网络。依托副指挥中心高标准打造的“接处警调度员实战培训基地”,已于5月成功举办全省接处警调度员师资骨干培训暨能力考评,未来将持续为全市乃至全省输送职业化、专业化人才。
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将持续深化“双核”融合运行机制,优化“平战转换、灾备接管、数据融通、智能辅助”四大核心能力,加速向“全面联动与智慧融合”的更高阶段迈进,全力锻造高质量、高可靠、实战型的指挥中枢。 (李柴薇 首席记者胡榕)
编辑:何 山
校对:王小明
复审:吴 旭
Powered by WILL 赣ICP备15001586号-4技术支持:新法治报
网站管理:新法治报社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 邮编:330038
Copyright @ 2008-2017 平安江西网 版权所有
投诉举报电话:0791-86847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