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纠纷 畅汽运 强产业

高安市成立全国首个汽运产业纠纷调解中心 把专业调解建在产业链上

2025年07月15日 08:31编辑:何山 新闻热线:0791-86847179

高安市汽运物流产业已形成集专用车制造、物流运输、汽车贸易、二手车交易、金融、保险、维修、整备、出口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实际产值超千亿元。截至目前,高安市营运货车保有量为125436辆(不含危货车辆数),还有汽运物流企业4131家。

汽运物流产业是高安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对高安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由于产业体量较大,每年有千余起纠纷发生在车辆交易、运输、融资、保险等主要环节。为有效化解纠纷,助力产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高安市于2007年成立全国首个汽运产业纠纷调解中心(以下简称调解中心)。2021年5月,调解中心进一步升格,受高安市委政法委指导,由货运汽车产业基地管委会主管。

高安市设立调解中心是在新形势下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探索,实现了把专业调解建在产业链上。随着制度化、规范化发展,调解中心已经成为高安市化解产业纠纷、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有力抓手和有效举措。

全国首个汽运产业纠纷调解中心

“对调解结果满意”

2020年11月21日,彭某在吴某公司购买一辆解放牌货车,并签订了购车分期付款保留所有权合同。合同约定,车辆总价497694元,首付150000元,剩余347694元车款,车主分期支付。

后来,彭某未按时分期付款,还存在未处理超载等违法行为。吴某在未通知彭某的情况下将货车收回公司,彭某认为吴某侵犯了自己的权利,双方发生纠纷。

2023年12月4日,彭某与吴某来到调解中心就上述纠纷申请调解。

登记受理后,调解员向彭某和吴某传达了《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书》,告知双方在调解中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以及人民调解的性质、原则、效力,并向彭某和吴某指明参与调解目的是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双方之间的分歧,促进和谐劳动关系。

彭某和吴某均表示愿意接受调解。

调解员一方面对彭某、吴某释法说理,希望双方能理解对方的困境;另一方面告知司机不及时还款的法律后果及企业私自收回车辆对公司信誉产生的不利影响。

因双方对立情绪较大,调解员采取“背对背”的调解方式,对当事人双方的问题进行理性分析,既打“情理牌”又算“风险账”,结合法、理、情进行劝说、疏导。

在调解员的耐心引导和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吴某支付彭某车款132000元,彭某放弃车辆的所有权;货车在2023年12月3日以前的交通事故超载等违法行为和债务纠纷与吴某无关,一切由彭某承担;司机彭某与吴某的原合同解除。  

2023年12月17日,调解员对彭某和吴某进行电话回访,双方均表示“对调解结果满意”。这是调解中心化解汽运纠纷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车多货少、司机还款压力增大、公司被迫收回贷款车辆的纠纷时有发生。调解中心通过人民调解,最大程度保障司机和公司双方的合法权益,帮助司机取回车辆、公司收回款项,优化营商环境,减少对高安汽运产业的负面影响。 

纠纷预防与发展保障同力

为有效化解纠纷,助力产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高安市于2007年成立全国首个调解中心。2021年5月,调解中心进一步升格,受高安市委政法委指导,由货运汽车产业基地管委会主管。

同月,调解中心成立了党支部,现有党员6名。同时,调解中心组建了党员志愿服务队,设立了党员先锋岗,推动调解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目前,调解中心共有12名专职调解员,他们从调解经验丰富,熟悉汽运行业法律法规,精通车管、运管、税务、金融、保险等方面业务的人员中择优选取;该中心设有8个专业调解室和1个汽运产业巡回法庭,为司机和汽运从业人员提供货物运输、汽车贸易、二手车交易、车辆金融保险等纠纷调解和诉讼裁决服务。

调解中心还组建了纠纷排查专班,深入汽运公司、交易市场、停车场等地开展纠纷排查工作。对苗头性纠纷早发现、早预防,并充分发挥柔性调解特点,专班工作人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达到“调解一件、普法一片”的效果,确保“小事不出企业、大事不出行业”,实现“产业链+法律服务”全域覆盖。

涉运企业与产业协会同频

高安市成立了发展汽运物流产业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加强汽运物流产业风险防控的若干意见》,对常见的8大类涉运纠纷,逐一明确了具体防范措施。

与此同时,发挥行业协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指导、约束、自律作用,制定了高安市二手商用车质量标准体系、行业自律章程、从业人员信用体系、增强行业发展内生动力。

在交易环节,该市实行二手商用车集中进场规范交易,做到“统一签订交易合同、统一缴交购车定金、统一开具购车发票、统一办理交易手续”。此举旨在加快传统汽运产业向现代物流转型升级,从源头上规避纠纷的发生。

为把问题处理前置,相关职能部门常态化进企入园开展法治宣传,将法律服务贯穿涉运纠纷排查化解全过程,引导从业人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加强汽运公司和司机的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措施落实;规范汽运公司经营行为,防止恶性竞争,无序经营,科学规划公司发展。

基地主导与多方联动同步

为了促进产业发展,高安市委、市政府在货运汽车产业基地设立了交通运输纠纷调处中心、交警涉外科、市场监管局车管分局、汽运巡回法庭、货运基地派出所等机构。设立了货运汽车产业基地管委会,牵头涉运纠纷的预防、排查、化解、处置、分析、调度等工作。

对双方同属一乡镇的纠纷,基地管委委会通过下发工单,落实到乡镇化解责任;对需要交通运输、交警、税务、保险等职能部门联合调解和处置的纠纷,由高安市发展汽运产业领导小组发函,督促及时联动调处;对非本市当事方违法违规行为,由政法部门发出协查协执函,协调当地职能部门配合调处。

为了提高成功率,对一些案情复杂、难度较大的纠纷,调解中心主动对接涉运派出机构,由发展汽运产业领导小组下发工作协助“函”,组织相关涉运部门及时联动调处,形成了以人民调解为主,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配合的纠纷化解新型综合平台。

调解中心成立以来,平均每年调解汽运物流产业各类纠纷近1000起,成功率95%。

多元化解与诉讼兜底同治

调解中心坚持“政府引导、社会主导、调解在先、化解为主、诉讼兜底”理念,2019年成立汽运产业巡回法庭,常驻5个审判团队,对涉及汽运产业的融资租赁合同纠纷、分期付款买卖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追偿保险费用等案件进行归口审理,统一案件裁判标准,缩短案件办理时长。

对简易纠纷,引导纠纷双方达成共识,签订和解协议;由交通运管、交警车管、市场监管、税务金融等部门派出调解力量,对一些专业性强、情况复杂、涉及金额较大的纠纷,采取“一案一专班”的形式联合处置。

对调解成功需要司法确认的案件,安排专人进行对接,对符合规定的调解协议,法官及时进行确认,让当事人能快速拿到确认裁定书;对于调解不成功的疑难复杂案件,当地法院现场立案,就地审理,用实际行动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调解中心构建了从受理、调解、审理、裁决一条龙的快调快诉快了的纠纷化解体系,平均审理时长缩减至15.8天。今年以来,巡回法庭已审理涉汽运案件近1000件。

2021年至今,调解中心共受理各类产业纠纷案件4021起,其中成功化解3819起,成功率95%,基本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文/图 新法治报·赣法云 杨新宇 付江伟 记者李光明)

编辑:何 山

校对:王小明

复审:程乘玉

  来源:新法治报·赣法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