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纠纷来源于基层,也应解决在基层。为此,彭泽县创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十百千”(率先成立全市首家县级人民调解协会,做实做优十大调解平台,争创一百个无讼村、组建一千名调解员队伍)工程工作方法,实现了“三提升、三下降”的工作目标[即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就地稳控率、公众安全感和政法部门满意度提升,进入司法程序的矛盾纠纷下降、民(刑)事案件发案数下降、信访总量下降]。该县对矛盾分类分层处理,实现矛盾纠纷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取得了良好效果,也逐渐形成该县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品牌。该县也真正实现了各类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的工作目标。

彭泽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图/记者周浔)

率先成立县级人民调解协会

2021年11月,彭泽县率先成立九江市首家县级人民调解协会,聘请政法部门工作经验丰富的退休干警参与协会日常运转。在16个乡(场、区)镇同步成立调解分会,为调委会开展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县、乡两级调解协会全部进驻同级综治中心(多元调解服务中心),协调指导全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

目前,县、乡、村三级均成立调解委员会,统一流程和制度,加强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相互衔接,形成系统完善的多元调解工作机制。调解委员会选择一批党性强、威望高、有经验、肯奉献的“五老”人员担任调解员,通过“名人”效应,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切实增强群众寻求调解解决纠纷的信心,极大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效率。

提升矛盾解纷实效

在日常工作中,彭泽县综治中心梳理分析近年来全县社会矛盾纠纷易发多发领域,在交通事故、医疗纠纷、婚姻家庭、劳动争议、学校意外伤亡、资源权属、环境污染、金融领域、消费领域、工程建设房产和物业领域等十多个矛盾纠纷易发多发领域,搭建专业化窗口平台。

为了将工作做到实处,中心协调各行业调解窗口平台与同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无缝对接,采取“1+N”(“1”即1个牵头单位,“N”即矛盾纠纷涉及的相关职能单位和部门)方式调解矛盾纠纷,相关牵头、主管部门负责行业窗口平台建设指导、管理,建立专业化机制,确保工作规范、高效开展。

打造百个“三无”村居

基层是矛盾纠纷的产生地,基层党组织是源头化解矛盾纠纷的战斗堡垒。近年来,彭泽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全县范围内创新打造100个“无讼无访无刑事案件”村(“三无”村)。

依托镇、村综治中心和网格化管理体系,彭泽县因地制宜在村(社区)推行民间协会调解、祠堂调解、群众评议调解、乡贤调解、老兵调解、网格员调解等多种调解形式,这些调解员通过上门宣传,情感说服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把少讼、无讼落到实处。对较大的矛盾纠纷,信访、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基层单位共同参与,综合运用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法治教育、心理疏导、困难帮扶等方式,及时化解和管控社会矛盾风险,扎实推进矛盾诉前解决和非诉讼解决。

构建全民调解体系

与此同时,彭泽县着力打造以人民调解员、行政调解员两支专业调解员队伍为主体,以网格员、“三官一律”“法律明白人”三支兼职调解员群体为补充的千名矛盾纠纷调解员人才体系。

结合日常工作实际,彭泽县组织专业调解员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提高专业调解员能力水平;结合网格培训,加强兼职调解员群体培训,并发挥兼职调解员人熟、地熟、情况熟及信息灵通优势,短平快化解群众身边的“小”矛盾、“小”纠纷;严格考核管理,完善调解员保障机制,提高调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成就感。

今年以来,调解人员通过服务终端上报事件13761余件,办结13737余件,事件办结率99.83%。综治中心受理矛盾纠纷类事件442余件,办结434件,办结率98.19%。(全媒体记者周浔)

编辑:何 山

校对:王小明

复审:全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