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关乎发展,是民生幸福的保障。7月25日,记者从宜丰县公安局获悉,近年来,该局全面落实“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部署要求,积极践行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理念,探索边界联防、所队联动、矛盾联调“三联驱动”工作模式,全面提升公安新质战斗力。自2024年以来,全县刑事、治安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5%和43%,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

入企排查治安隐患(图/受访单位提供)

边界联防

织密县域治安防控网

在筑牢县城治安防控基础上,宜丰县公安局创新建立乡镇派出所边界联防联控机制。依托三维网格化联防联控体系,将全县划分为3个内部边界联防片区,建立边界联防人员、车辆、案件等信息共享机制,构建起“分域协同+信息共享+资源整合”的基层治理模式。

各边界派出所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互通治安动态,研判防控策略,并开展联合巡逻、设卡检查等行动,形成信息共享、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自2024年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以来,已累计共享各类治安信息200余条,形成“1+1>2”的联防联控效果。

近日,宜丰县公安局石市派出所接到该局芳溪派出所紧急通报,称发现一辆货车非法运输烟花爆竹,即将进入石市派出所辖区,请求设卡拦截查处。接报后,石市派出所民警迅速设卡查控,成功查获该起非法运输烟花爆竹案件。

“对于此类通过边界联防查处的违法行为,我们都会实时共享工作信息,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工作互动。”宜丰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通过边界联防,各派出所协同作战,跨区域治安隐患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置,为辖区织牢了安全防控网。

所队联动

凝聚打击犯罪新合力

为有力打击和震慑涉赌违法犯罪行为,针对乡镇流动赌场等突出治安问题,宜丰县公安局推行“所队联动主打”的破案攻坚模式,成功侦破多起跨地市、跨区域的流动赌场案件。

“为适应县域治安治理现代化需求,我们构建了‘三纵四核+四维’警务协同体系,即刑侦、治安、禁毒三大专业警种纵向贯通,情指研判调度、科信支撑、网安保障四大中枢模块横向联动,并融合全县14个派出所组成的网格化实战单元,构建起纵向贯通、横向协同、全域覆盖的立体化作战格局。”宜丰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这一体系,该局打造了“专业集成、数据融通、全域联动”的新型打击犯罪模式,实现了情报、技术与警力的深度融合。

此外,宜丰县公安局将“所队联动”打击犯罪工作成效纳入“一把手”工程,由宜丰县公安局主要领导每日调度、每周通报、每月督办,同时细化线索摸排、协作配合、案件侦办等工作流程,明确各警种职责,确保各派出所与专业警队优势互补、协同作战,形成打击犯罪的强大合力。

矛盾联调

多元共治化解纠纷

近年来,宜丰县公安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优化完善矛盾纠纷多元联调机制。“我们依托宜丰县综治中心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平台,整合了公安、司法、民政、信访等职能部门。”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网格巡查+数据筛查+专业诊查”三维立体化排查体系,重点关注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债务风险等民生领域隐患,创新“事前预警—联合会商—闭环销号”的治理路径。

在日常工作中,该局建立了矛盾风险提示预警机制,对可能升级外溢的矛盾纠纷,由治安部门牵头向相关部门下发风险提示函,明确责任人和处置要求,推动矛盾隐患在当地及时化解。

据悉,2024年以来,全县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3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100%,切实形成了“预防在先、化解在早、处置在小”的矛盾联调新格局。“通过多元联调,我们将大量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有效化解,从源头上减少了治安和民转刑案件的发生。”宜丰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说。

宜丰县公安局通过“三联驱动”模式,推动警务工作由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有效提升了公安工作的质量和效能,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这一创新实践,为全县基层公安机关探索新质战斗力提供了有力支撑。(邓峰 钟珍 傅斯瑶 记者程呈)

编辑:何 山

校对:王小明

复审: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