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坊在带动就业、活跃地方经济的同时,由于规模小、布局分散等原因,成为消防安全的“重灾区”。为切实消除安全隐患,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7月10日起,鹰潭市余江区消防救援大队联合社区网格员和安全生产监管等部门,采取“排查+整治+教育”三位一体模式,深入开展小作坊消防安全隐患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建立“一坊一策”台账管理、开展“点对点”安全指导、组织“面对面”现场教学等形式,对辖区小作坊实施全覆盖排查,全面增强商户消防安全意识,筑牢小作坊安全生产防线。

进小作坊检查(图/受访单位提供)

“拉网式”排查

7月20日,余江区消防救援大队防火监督员杨翔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一家加工手串手链的小作坊检查。“老板,你们这里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很多,必须立即整改。”杨翔严肃地对小作坊老板说。

为了进一步推进隐患整治工作,7月18日,余江区安委会下发关于认真做好服装加工类企业消防安全隐患整治的提示函,要求各有关单位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全面摸清辖区内服装加工类企业底数,建立详细台账。

为此,余江区消防救援大队专门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由大队防火监督员带队,联合辖区内14个社区工作人员成立排查小组,计划用半个月的时间,对辖区内所有小作坊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

“目前,我们花了一周的时间,先后对辖区内服装生产、金属头饰制作等40家小作坊进行了检查。”余江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余志春介绍,通过检查发现,小作坊普遍存在灭火器过期、应急照明等消防设施缺失,私拉乱接电线、电线老化,堵塞消防通道、安全出口数量不足等问题。

针对排查出的火灾隐患,余江区消防救援大队立即下发整改通知书,能立行立改的当场改正;不能立行立改的,明确限期整改;该处罚的,决不手软,务必将事故隐患销号清零,保障企业生产安全。

“点对点”指导

“发现问题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针对排查中发现的各类消防安全隐患,余江区消防救援大队制定了“一坊一策”帮扶整改方案,由大队防火监督员带队,开展“点对点”指导,帮助小作坊解决实际问题。

7月18日,杨翔在一家服装加工小作坊检查时发现,该作坊内不仅电气线路私拉乱接现象严重,而且有员工在工作时吸烟、乱丢烟头,旁边就是堆积如山的易燃布料。

“烟头中心温度有700℃~800℃,若丢在布料旁边,十分容易引发火灾。”杨翔指出。他当即对作坊老板进行了批评教育,并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书。

据了解,目前,40家小作坊的大部分火灾隐患已整改完毕。为进一步提高余江区小作坊消防安全耐火等级,余江区消防救援大队按照“九小场所”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类别,制定了“严重危险级、中危险级、轻危险级”三个等级,对相关场所的消防安全情况进行动态监管。同时,余江区消防救援大队通过“一坊一策”的方式,增设互联式烟感报警装置、简易喷淋等消防设施器材。

“靶向式”宣传

据悉,余江区消防救援大队根据检查发现的消防安全隐患,以社区为单位组织小作坊负责人、员工,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消防监督员结合近期发生的火灾案例,向大家详细讲解消防安全的重要性、火灾的预防措施、初期火灾的扑救方法以及逃生技巧等知识。

同时,组建小作坊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微信群,“点对点”精准推送火灾案例、消防法规、安全提示等,并发放《消防安全手册》,让小作坊每一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大火会用消火栓,小火会用灭火器”等消防基本技能。

据统计,此次专项行动中,余江区消防救援大队共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培训8场,培训小作坊负责人及员工400余人次;通过微信群推送消防安全知识12次,覆盖人员800余人次;发放《消防安全手册》200余本,进一步增强了小作坊从业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李柴薇 李义凛 首席记者胡榕)

编辑:何 山

校对:王小明

复审: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