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主防警务” 守护一方平安

新余市公安局仙女湖分局河下派出所用好“三张图”提升警务效能

2025年08月18日 14:05编辑:聂琪 新闻热线:0791-86847179

调解纠纷(图/受访单位提供)

清晨的仙女湖畔,游船刚解开缆绳,新余市公安局仙女湖分局河下派出所的民警已穿梭在景区栈道上。河下派出所守护着108平方公里土地上的13个村(居)委会、94个自然村3万户籍人口和7万多流动人口。

近年来,河下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深耕“主防警务”,助力仙女湖景区公众安全感、群众满意度连续7年位列全省开发区(景区)前三。河下派出所曾获评全省“十佳派出所”、全省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曾被公安部评为“一级公安派出所”。

志愿服务队高效解纷

“要不是民警耐心调解,我的损失难以估量。”6月9日,某公司负责人倪某带着一面锦旗走进河下派出所。此前,倪某的公司门口被曾经合作的伙伴堵住,严重影响公司运营。经民警多次调解,双方在“河(和)事厅”达成和解协议。

据了解,在河下派出所推动下,辖区13个村(居)委会都设立了矛盾调解阵地,由镇村综治干部、法律顾问和德高望重的老人组成“河(和)事佬”志愿服务队,高效化解矛盾纠纷。线上,“110—12345—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智慧派出所平台”构成闭环处理体系;线下,“1+13+N”机制让社区民警与志愿者联动。这支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共化解了326起矛盾纠纷,2018年以来未发生重大“民转刑”案件。

通过治安“三张图”,今年以来,河下派出所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破获刑事案件24起,刑事、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18.75%和40.23%,连续7年无重大敏感案事件发生。

此外,通过错时延时办证、免费拍照等服务,河下派出所为群众办证800余件,减免费用3万余元。

打造“高校反诈”工作室

近日,记者走进万商红警务室安消一体化公共视频中心看到,1万个智慧烟感、2个高空AR鹰眼与624个低空公共视频构成的“天网”正在运行。

据了解,万商红产业新城“九小场所”多,这个立体防控系统,让园区实现了安全隐患秒级响应。

针对流动人口管理难题,河下派出所创新推行“赋码登记”模式,蓝、黄、红三色预警系统覆盖7383套出租房。今年以来,河下派出所通过“赋码登记”模式,抓获了5名网上在逃人员。“这个模式让我们对辖区人员情况了如指掌,管理起来更高效。”河下派出所民警介绍。

同时,河下派出所结合辖区高校多的实际,打造“高校反诈”工作室,建立警情通报制度,每月通报涉校警情,定期与校方会商。在校园管控上,河下派出所高效运用智慧派出所综合应用平台等,全量接入校园内外公共视频,24小时实时感知校园异常形态。2024年以来,河下派出所依托视频巡查,发现整改安全隐患16处,处置师生找人找物警情15起,破获案件8起。

河下派出所选派4名民警担任法治副校长,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定制法治教育课程。同时,组织开展“送教进校园”活动,民警手把手教授防暴技巧。

设立“江河湖山”生态警长

“刚刚借到了创可贴,民警还帮我们规划了游览路线。”近日,来自湖南的游客李女士对仙女湖景区警务室赞不绝口。

据统计,今年以来,常驻的1名民警与2名辅警,连同景区工作人员组成的义务调解队,已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1000余次,处理报警求助60余起。

河下派出所通过治安“三张图”全量接入景区前端感知设备,共享各职能部门力量数据,动态采集研判景区人、车流量和基础要素等数据,灵活部署警力资源,大幅提升警务效能。民警每日联合景区安保人员开展“定点+流动+无人机”巡防,动态排查治理风险隐患,高效处置突发事件,全力维护景区秩序。

生态保护是景区治理的重中之重。河下派出所设立“江河湖山”生态警长,组建警民生态联防队,加强对景区水域及周边山脉的巡逻防控,严厉打击非法捕捞、非法狩猎等违法犯罪行为。据统计,近三年来,河下派出所开展专项行动50余次,破获环境资源案件1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名。

从“七夕晚会”到环鄱阳湖自行车赛,那一抹坚守岗位的“藏蓝”身影,让群众感到安心。“我们要让每艘游船都载着平安起航,让每片山林都保持生态底色。”河下派出所负责人李兵如是说。

(文/钟琳 龚辰欣 记者程呈)

编辑:聂琪

校对:王小明

复审:程乘玉

  来源:新法治报·赣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