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7日 09:37编辑:聂琪 新闻热线:0791-86847179
调解现场
自部署“如我+”行动以来,龙南市司法局杨村司法所始终坚守“以群众心为己心”的工作理念,将“如我在调”的共情思维贯穿于矛盾纠纷化解的全过程,用法治的温度消融邻里隔阂,用专业的智慧破解治理难题。近日,该所成功调解一起持续多年的宅基地边界纠纷,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
杨村镇蕉陂村村民李某与刘某两家,因宅基地边界问题结下了多年心结。今年,李某拿到建房审批手续后,按规划开挖地基,不料工程进行到一半,遭到同村的刘某强行阻拦。刘某坚称对方建房侵占了自家宅基地,他翻出多年前的旧账,情绪激动地指责:“当年就被你们占了便宜,现在还想得寸进尺!”
矛盾迅速升级,双方从口角争执演变为激烈对峙。李某的妻子想到建房受阻、工期拖延,当场哭诉“老实人总被欺负”;刘某的儿子更是红着眼放话“谁敢动土就别怪我们不客气”,甚至扬言要“上访讨说法”,一场邻里冲突一触即发。
接到调解申请后,杨村司法所调解员第一时间联合村干部赶赴现场。然而,初次调解中,双方各执一词、情绪对立,调解一度陷入僵局。
为摸清症结,调解员次日便联合国土所、规划办专业人员再次到村里。他们手持GPS定位设备,对照建房审批图纸精准测量,同时翻阅村集体老档案、走访村内德高望重的老人。最终确认,争议的3平方米土地实为集体边角地,刘某早年曾在此开荒种植,但并未取得合法权属证明。
掌握事实后,调解员采用“背对背”调解法,逐个击破对立情绪。面对李某,调解员换位思考:“您建房是喜事,要是因为这1米宽的地界耽误了工期,既费钱又闹心,得不偿失啊。”面对刘某,调解员则明法析理:“您开荒的辛苦大家都看在眼里,但强行阻拦合法施工,可能涉嫌违法,真闹到法庭反而不好。”
调解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终于让双方放下芥蒂并最终达成协议:李某在刘某原有水圳石墙外预留排水沟,确保不影响对方房屋排水;刘某负责水圳日常维护,双方共享排水沟使用权。签字那一刻,两家人紧握双手,多年的积怨烟消云散。 (文/图 廖锦阳)
Powered by WILL 赣ICP备15001586号-4技术支持:新法治报
网站管理:新法治报社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 邮编:330038
Copyright @ 2008-2017 平安江西网 版权所有
投诉举报电话:0791-86847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