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学“炼金”造假骗钱“露馅”,3万余元被骗款“完璧归赵

2025年09月03日 07:14编辑:贾辛 新闻热线:0791-86847179

8月31日,鹰潭市公安局月湖分局反诈中心。来自福建邵武市的许先生送来一面锦旗,对办案民警表示感谢。数十日前,他回收的44.25克“黄金项链”实为掺杂某稀有廉价金属的假货,如今3万余元损失已全额追回。这起看似普通的黄金诈骗案背后,藏着一名嫌疑人精心搭建的“炼金作坊”,以及一场跨越两地的不法图谋。

店主识破“黄金首饰”猫腻

时间倒回8月22日20时30分左右,月湖区一家黄金珠宝店内,店主彭先生指尖划过面前两条项链、手链,粗糙的做工让他生疑。“我剪一点验货?”彭先生抬头询问首饰主人宫某时,对方抱着“检验自己炼金技术”的想法,爽快应允。

焊枪火焰骤然腾起,剪下的金片在高温中融化,冷却后表面竟浮现出黑色斑点。彭先生心头一紧,立刻喊来儿子小彭。眼看骗局败露,宫某迅速拿起手机“自导自演”——假装给朋友发微信质问给自己的项链怎么是假的。随后,他将聊天记录展示给彭先生,试图以“用假黄金抵欠账”圆场。但小彭因此前的被骗经历,没有予以理会,当即选择报警。

精心策划的犯罪链条

面对警方的质问,宫某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

这场骗局的起点,始于今年6月。宫某在网络上偶然看到“黄金中掺入廉价稀有金属可假冒足金牟利”的信息,当即动了歪念,开始主动学习制作方法。

7月19日,宫某在网上结识一名销售金属铼的网友,添加微信后不仅便成了对方的客户,更以“学生”身份请教掺假技术。

“一开始做工粗糙,对方就打视频手把手教。”宫某供述,为精进“手艺”,他甚至在研究半个月后,专程飞往对方所在地当面学习。从采购黄金原料,到批量购买廉价稀有金属,宫某一步步在暗中搭建起自己的“炼金作坊”。

经过反复研磨调试,他最终制作出三条总重超百克的假黄金首饰。

今年8月中旬,他带着其中一条重44.25克的“项链”,在福建邵武市区一家金店成功卖出,刨除成本获利5000余元。首次“成功”让他信心大增,随即带着剩余两条首饰前往鹰潭,既想测试“不同地区的接受度”,也想听听买家“反馈”,以便后续“改进技术”。此时,宫某已在福州租用店铺并完成装修,原本计划以该店铺为据点,大规模制作、销售掺假黄金首饰,将不法利益最大化。

侥幸心理终成泡影

“我以为最多是经济纠纷,没想到这么严重。”骗局败露时,宫某还在念叨着自己的“理由”——他始终认为“首饰里有真黄金成分,不算纯粹假货”,却忽略了“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的核心性质。

目前,宫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受害人受损资金已全量追回并及时发还,案件正进一步办理中。

此案也为黄金回收行业敲响警钟:面对来源不明、工艺粗糙的黄金首饰,需通过专业设备仔细核验成色,切勿因疏忽大意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同时警示所有图谋不轨者,任何试图钻法律空子、侵害他人财产的行为,终将受到法律严惩。

(刘奇 记者刘俊辰)

编辑:贾辛

校对:王小明

审核:程乘玉

  来源:新法治报·赣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