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江西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印发通知,要求各设区市、赣江新区防灾减灾救灾议事协调机构,省防减救灾委有关成员单位全力做好当前防旱抗旱工作。

通知明确,要统一思想认识,压紧压实抗旱责任。各级防灾减灾救灾议事协调机构、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准确把握当前旱情形势,牢固树立底线思维,严格落实防旱抗旱责任制,强化组织领导,动员各方力量,全力抓好当前防旱抗旱各项工作,确保抗旱责任层层落实到位。已出现旱情的地区要切实把抗旱减灾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最大限度减轻旱情对群众生活生产和经济社会的不利影响。

通知指出,要加强监测会商,提升决策支持保障。要加强对雨情、水情、墒情的监测预报,突出重要城镇饮用水源地和农村集中供水取水口及中小水库、重点山塘等水位、库容变化,强化实时监测,为科学决策指挥提供数据支撑。及时组织气象、水文、应急管理、水利、农业农村、电力等部门联合会商,科学研判旱情发展趋势和干旱灾害影响,针对性部署防旱抗旱措施。

通知强调,要明确重点任务,强化用水安全保障。要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再生态”原则,以确保群众基本生活为前提,对受旱情影响地区人饮情况进行排查摸底,充分考虑持续干旱的最不利情况,积极采取水库供水、应急调水、打井取水、拉水送水等措施,全力确保旱区群众基本生活用水。以保障粮食安全为重点,全面摸排农作物受灾情况,综合采取开挖抗旱井、调配抽水机和建设排灌站、应急机井、临时提水泵站等方式,加强排灌电网电力保障,强化水源统筹协调,对现有水库、山塘蓄水进行精细化管理和分配,千方百计保障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对已经发生旱情和灾害损失的地方,要分类、分作物制定抗旱减灾措施,加大农业技术服务指导力度,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挥好农业保险补偿作用,探索建立旱灾应急理赔通道,合理设置补贴范围,降低农业抗旱成本。同时,在保证工程安全前提下,抓住有利天气时机大力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最大程度增蓄水源。

通知指出,要科学统筹指导,凝聚防旱抗旱合力。各级防灾减灾救灾议事协调机构要强化牵头抓总,统筹组织好各类抗旱救灾应急队伍,做好应急物资、设备的储备、维护、调拨,及时向基层派出工作组、专家组帮助受灾地区做好抗旱工作。气象、水文、水利、住建、农业农村、应急管理、电力、消防救援等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落实落细增水、用水、管水和应急送水、应急用电保障等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形成防旱抗旱工作合力。

通知明确,要做好信息报送,加强节约用水宣传。要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持续做好旱情和抗旱工作信息报送,及时向本级防灾减灾救灾议事协调机构规范报送因旱饮水困难人员情况、农业工业生产影响情况、抗旱救灾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积极成效等各类信息,确保防旱抗旱信息渠道畅通。要做好节水宣传,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节水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民抗旱节水意识,形成全民节水良好氛围。(首席记者胡榕)

编辑:何山

校对:王小明

审核:朱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