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期间,每逢周末,在鹰潭市市民广场的夜市上,有一个特殊的摊点。鹰潭市法学会多名会员在此等候,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这是鹰潭市法学会扎实推进法治建设的举措之一。回望过去五年,鹰潭市法学会获评全省“八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贵溪市法学会会员当选“全国百名优秀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并成为全国法学会系统唯一获评“全国‘八五’普法中期先进个人”的基层代表……鹰潭市法学会在法学研究、法律服务、法治宣传、基层治理等领域深耕细作,交出了一份“鹰城答卷”。

戴明良(左三)对群众开展法治宣传(图/记者刘俊辰)

“法学智库”赋能基层治理

“耕地保护不能只靠‘巡查’,还要靠‘法治’。”2023年,鹰潭市人民检察院会议室内,一场关于耕地保护法治化的研讨会热烈进行。这份由鹰潭市人民检察院组织撰写的调研报告,得到了该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推动鹰潭在全省率先出台“田长+检察长”协作机制,获最高人民检察院肯定推广。 

五年来,鹰潭市法学会聚焦法治化营商环境、政法公共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等课题,组织专家攻关研究,协助制定了《鹰潭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鹰潭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条例》《鹰潭市优化营商环境若干规定》等地方性法规。

在学术交流方面,鹰潭市法学会组织征集法治论文243篇,其中16篇荣获“中部崛起法治论坛”等法治论坛奖项。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提升了鹰潭法学研究的影响力,也为法治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 

此前,贵溪市文坊镇一装修工人在雇主家拆墙时发生意外,导致身亡。工人家属情绪激动,要求雇主按工伤标准赔偿300万元,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贵溪市法学会基层服务站了解到情况后,邀请全国模范调解员、省级优秀法律咨询专家杨征到场,向当事人厘清工伤死亡与人身损害赔偿标准的差别,有效引导死者家属方调整了赔偿款。在贵溪市法学会基层服务站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当事双方当天签下调解协议。该起案件成功入选《江西省人民调解典型案例》。 

据悉,鹰潭从全市法学专家库中优选14名专家担任基层服务站点骨干,充分利用其“名人”效应和工作室社会资源,助力提升法治实践能力水平。“全国百名优秀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周淑琴工作室、“全国模范司法所长”杨征工作室、“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戴明良工作室等一批品牌工作室,先后入驻基层服务站点,实现了市县两级全覆盖。这些站点整合了综治中心、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等多方力量,形成法治实践合力。 

推动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校园欺凌吗?”8月中旬,14名青少年宫学员走进青青法苑青少年法治研学馆,感受法律的庄严与温度,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法治启蒙之旅。这个由鹰潭市中级人民法院、鹰潭市月湖区人民法院联合打造的研学馆,于2023年获评江西省首批网信普法教育示范基地。 

此外,由鹰潭市人民检察院创建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接受了59批次1200余人次的参观,成功入选第五批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鹰潭市司法局组织开展的“百场公益普法基层行”“送法进企业”等活动,成效显著。五年来,鹰潭市深入开展“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活动882场,参与人数超13.9万人次;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4585场,发放法治宣传资料21.3万余份,受众超68万人次。 

锻造过硬法学工作队伍 

“法治建设的‘内功’,要靠过硬队伍来练。”鹰潭市法学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鹰潭市法学会把队伍建设作为“先手棋”,率先实现市、区(市)两级法学会“机构、编制、人员”三到位。在会员发展上,鹰潭严把质量关,重点从立法、执法、司法一线吸纳骨干力量,既保证了会员的专业性,又确保了服务的“接地气”。截至目前,全市法学会个人会员达1176人,比上届增加560人。一支“懂法律、善服务、接地气”的法学人才梯队已然成型。 

为激励人才成长,鹰潭市委政法委、市法学会联合开展法学研究先进评选,五年来共表扬9个先进组织单位和58项优秀成果,让一批优秀法学人才脱颖而出。日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正为平安鹰潭、法治鹰潭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 (夏美元 记者刘俊辰)

编辑:何山

校对:王小明

审核:朱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