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6日 03:18编辑:聂琪 新闻热线:0791-86847179
引水抗旱(图/受访单位提供)
新法治报·赣法云讯 “注意控制流速,既要保证供水,又要防止冲毁沟渠。”近日,安义县石鼻镇工作人员一边熟练地操作着机电井,一边叮嘱同事。清冽的井水顺着渠道浸润干裂的田畴,这一幕正是安义县2606名干部群众奋战在抗旱一线的生动写照。
今年7月以来,南昌市遭遇持续晴热高温少雨天气,局部地区旱情迅速发展,给农业生产带来严峻挑战。面对旱情,全市各地严阵以待,通过科学统筹和精准施策,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稳定发展。
一线督导 挥好抗旱“指挥棒”
打好防旱抗旱主动仗,全面排查治理隐患是关键。全市主要涉农县区严格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带队深入旱情一线督导调度,推动抗旱工作有序开展。
9月4日,安义县委书记谭伯乐在万埠镇水库调研时,详细询问当地村干部:“现在最急需解决什么困难?抽水设备够不够用?”得知需要大功率水泵后,立即现场交办:“今天必须协调到位,确保不误农时。”谭伯乐还前往了县气象局,听取区域天气实况、降水预测及降雨量分布差异汇报,基于科学研判,对全县抗旱保收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同日,南昌市红谷滩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婷带队前往潼溪水库、溪洪闸等地,实地察看水利设施运行状况及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详细了解水库调度、闸站运转和农田灌溉保障情况。
9月2日,南昌市新建区委副书记、区长王成久深入西山镇西山水拦河坝、石岗镇上坪村抗旱站等点位,实地检查水利设施的蓄水和运行状态,仔细询问旱情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要求相关部门强化协同配合,确保群众生活和农业生产稳定。
专家问诊 织密技术“防护网”
抗旱设备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时间运行,设备老化、线路敷设不规范等隐患凸显。对此,专业技术指导成为保障抗旱安全的重要支撑。
8月19日,南昌市新建区应急管理局邀请南昌市应急管理局专家深入抗旱任务艰巨的松湖镇竹洲村戴家滩,开展抗旱用电安全专项指导工作。
竹洲村戴家滩区域是松湖镇抗旱保供水和保灌溉的重点区域,该区域大量抽水泵站和临时供电线路长时间高负荷运行。专家重点排查了电力设备接地可靠性、漏电保护装置灵敏度及安全距离合规性等关键环节,现场出具整改建议和技术方案。
南昌市新建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根据专家意见立即督促相关责任单位落实整改措施,并以此为契机,开展全区抗旱用电安全专项巡查,确保隐患排查、整改、防范“三到位”,为抗旱攻坚战提供坚实技术保障。
精准发力 打出抗旱“组合拳”
“灌浆期,晚稻应采用‘干干湿湿’间歇灌溉,即上水后自然落干1天到2天,再灌水,保持根系活力。对于水源紧张的田块,推广塑料软管移动灌溉,减少漫灌渗漏,可节水30%以上。”近日,正在进贤县三里乡田间指导生产的农技人员说。面对持续旱情,南昌市各县区将科学调度抗旱设施和水资源作为核心举措,通过精准研判、优化配置,全面提升用水效率。
进贤县、安义县积极调配各类抗旱设施,启用机电井为周边农田提供稳定水源;利用泵站将河水、湖水提引到灌溉渠道;部署机动抗旱设备多点作业,让汩汩清水直流干涸地块。南昌市新建区水电站严格执行“按需供水、精准调度”原则,新建区气象局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有效缓解区域旱情。南昌经开区社发局(应急管理局)协调溪霞水库科学开闸,为幸福河中下游农田“解渴”。
截至目前,南昌市有近3.5万人奋战在抗旱一线,启动2791眼机电井、1155处泵站、7513台机动抗旱设备、98辆机动运水车,累计送水1317吨。从设施启动至能源供给,各环节紧密衔接、协同发力,筑牢防旱抗旱“大后方”。目前,全市旱情得到有效缓解,为秋粮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童格 周美梦)
编辑:聂琪
校对:王小明
复审:全来龙
Powered by WILL 赣ICP备15001586号-4技术支持:新法治报
网站管理:新法治报社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 邮编:330038
Copyright @ 2008-2017 平安江西网 版权所有
投诉举报电话:0791-86847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