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厢里密密麻麻地堆着液化气钢瓶,有的阀门还在轻微漏气,一旦遇到明火,整辆车都可能变成‘移动炸弹’!”近日,萍乡市燃气发展服务中心联合湘东区住建局、湘东区消防救援大队联合查处一起非法运输、售卖液化石油气案件,当场查获44瓶实瓶液化气,及时消除重大安全隐患。

联合执法组根据前期群众举报和线索摸排,在源头收费站出站口设卡拦截。当一辆面包车缓缓驶入检查区域时,执法人员凭借经验判断该车存在异常——车身轻微下沉,且行驶过程中伴有微弱异响。

“请停车接受检查!”打开后备厢的瞬间,执法人员倒吸一口凉气:狭小的车厢内没有任何安全防护措施,44瓶蓝色液化气钢瓶紧密堆叠,部分钢瓶的减压阀还在轻微泄漏,凑近能闻到刺鼻的燃气味。

“这种情况太危险了!面包车属于密闭空间,一旦燃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哪怕一个小小的电火花,都可能引发爆炸,后果不堪设想。”随行的消防救援人员立即拿出检测仪对现场燃气浓度进行检测,并迅速划定警戒区域,指导执法人员用防爆工具对钢瓶进行固定和转移。

经现场初步核查,驾驶员陈某某无法提供燃气经营许可证和液化气配送运输证,其车内运输的44瓶液化气均为非法充装,且无任何质量检测标识。

为彻底查清违法链条,执法人员随后跟随陈某某前往其液化气储存地点。在湘东区一处居民区内,执法人员发现朱某某家中的一间闲置房间被改造成了“非法储气点”——房间内没有通风设施,也未配备灭火器、可燃气体报警器等消防设备,墙角随意堆放着20余个空液化气钢瓶。

经进一步调查核实,陈某某在未取得相关证件下,长期从事非法充装、运输、售卖液化气活动,其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萍乡市住建局对陈某某作出罚款人民币5万元,没收非法所得5128.65元,没收非法充装的液化气钢瓶44个;对为陈某某提供非法储存场所的朱某某,因其行为违反了燃气安全管理相关规定,依法处以罚款300元。

“此次查处是巩固瓶装液化气‘黑窝点’‘黑气瓶’集中整治行动成效的具体体现。”萍乡市燃气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李科 首席记者胡榕)

编辑:何山

校对:衷丽萍

复审: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