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橙色烟雾的弥漫,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绿色食品学院与低空经济学院的教学楼紧急拉响“火情”警报。师生们闻讯而动,拨打报警电话、迅速切断电源、启动应急疏散,现场“火情”处置井然有序。

自秋季开学以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保卫处联合龙南校区管委会、各二级学院,共同携手属地消防部门,组织赣州市章贡校区和龙南校区2025级新生开展消防灭火演练和应急疏散演练,打造了多场景、全链条的灭火处置演练,全面提升师生应急避险与初起火灾处置能力。

学生进行灭火实操(图/受访单位提供)

消防安全教育全覆盖

“大家在宿舍中都会用到充电器,但同学们要注意,充电器也要用对方法……”连日来,消防部门工作人员频频出现在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内,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剖析”面向2025级新生宣讲消防安全知识。其间,消防工作人员结合校园火灾典型案例,详细讲解电器使用不当、易燃物品堆放等常见校园火灾起因,让消防宣传更接地气。

干粉灭火器,是学校及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消防救援器材。为帮助新生顺利掌握其使用方法,消防部门工作人员上手演示灭火器的“提拔握压”,帮助新生快速掌握操作核心要领;组织其开展灭火实操,通过现场设置模拟火盆、模拟逃生屋等道具,还原初起火灾场景,手把手指导新生使用灭火器、如何实施火场逃生。

“开学后,我们与校内各学院、属地消防联动,打造沉浸式场景,营造消防学习氛围,让新生想学、乐学,实现消防安全教育全覆盖。”学校保卫处负责人李佰林表示,除了在秋季开学季组织全员宣贯,学校还会在春季开学季“查漏补缺”,鼓励学生主动提升消防安全技能水平,确保“人人能自救、个个会逃生”。

全链条检测安全“知多少”

经过系统学习,学生对校园消防安全知识掌握了多少、能否灵活运用?一场场无脚本的消防疏散演练成为了试金石。

秋季开学后,学校学生宿舍或教学楼内相继出现“火情”:每当楼栋内响起疏散指令时,疏散引导员总是以最快速度出现于各楼层,引导楼内师生有序疏散;师生们则纷纷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寻找最近的通道口逃生。“火情”处置期间,各方配合默契,展现了高效的应急响应能力。

“我们模拟了校园不同场景下的初起火灾,既能让新生尽快熟悉校内逃生路线,又能让他们熟练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与灭火技能。”学校低空经济学院教师刘忠仁称,为让演练更真实、更有紧迫感,低空经济学院在疏散演练中随机分布被困人员,最大限度模拟真实火场环境,全链条检验学院上下在指挥调度、灭火搜救等处置环节的实战能力,提升师生应对初起火灾的处置能力。

参训学生普遍反映收获颇多。“消防安全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我们还要把安全技能转化为肌肉记忆。”学生李锦认为,多场景、全链条的应急演练,能有效帮助同龄人将安全理论转换为实践能力。目前,该校计划定期开展多场景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将消防安全培训与应急演练纳入常态化工作体系,构建长效安全防护机制,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根基。(邱麟皓 刘忠仁 徐国岩)

编辑:何 山

复审:朱 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