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10月20日,江西省消防救援总队印发《江西省消防救援机构便民利企十二项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要求各地消防救援机构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提升消防执法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压缩行政许可审批时限

措施明确,要简化公众聚集场所行政许可。除公共娱乐场所外,其他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以下的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可以不申请办理消防安全检查。精简受理材料,能够通过部门数据交互共享获取的信息,不再要求提供,积极推行容缺后补。已经取得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许可,对于仅变更场所名称、法定代表人的,重新申报时选择告知承诺方式办理的,在说明变更情形后,可以不提供场所平面布置图、场所消防设施平面图,由消防救援机构直接办理安全检查许可文书并依法开展现场核查。要压缩行政许可审批时限。选择告知承诺方式办理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在受理窗口提出申请的,当场作出决定;在线上提出申请的,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个工作日内办结。选择不采用告知承诺方式办理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的,办理时限由法定的13个工作日缩减为5个工作日。办理注册消防工程师注册,对于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办理时限由法定的20个工作日缩减为1个工作日,其中注册消防工程师延续注册、变更注册以及证书印章更换补办等事项当天受理即办结。

要提供行政许可帮办服务。办理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时,可以根据申请人需要安排专人进行“一对一”全过程帮办,提供业务咨询、政策解读、文书送达等服务,协助提交申请、协调技术指导,提高办事效率。要严控消防检查频次。除举报投诉核查、复查等特殊情况外,同一单位原则上接受检查频次一年内不超过两次,检查时间间隔至少六个月。同一场所在年度内首次消防监督检查未发现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的,除举报投诉核查等特殊情况外,本年度内可以不再实施消防监督检查。要避免干扰企业正常经营。消防救援机构开展监督检查前,提前告知被检查单位检查时间,检查时尽量避免单位生产经营高峰期,不得刻意要求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到场,检查计划、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开展指导服务、消防帮办、执法回访、宣传培训、疏散演练等活动时,应提前与单位商定时间,不随意上门,以免影响单位生产经营。

要规范消防指导服务。消防救援机构通过消防服务窗口、赣服通、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公布消防指导服务、技术咨询等申请渠道。消防救援机构依当事人申请为办理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提供技术指导服务;依当事人申请或征得当事人同意,为责令限期整改火灾隐患、实施临时查封、责令停产停业(停止使用)以及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不合格的单位提供整改指导服务;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提供日常消防安全管理指导服务。要推行柔性消防执法。消防救援机构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涉及责令改正的,要说明整改要求;涉及行政处罚的,要阐明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以及裁量权基准适用情况;处罚决定书送达时,要说明法律救济途径。按照包容审慎原则实施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严格落实消防安全领域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依法适用从轻、减轻处罚;采用其他方式可以确保消防安全的,可以不采取临时查封措施。公众聚集场所通过告知承诺方式已取得消防安全许可,经核查发现与承诺内容不符但无故意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的,审慎实施处罚,对场所一直未投入使用、营业的,依法责令停产停业,可以免予罚款处罚;对场所面积一千平方米以下,主动停业整改且未造成危害后果的,依法责令停产停业,可以免予罚款处罚。

优化消防职业技能鉴定

此外,措施还明确,要便捷送达执法文书。为便于当事人及时收到执法文书,经受送达人同意,消防救援机构可以采用电子邮件、移动通信、互联网通信工具等能够确认其即时收悉的特定系统,将执法文书送达受送达人。在法律文书邮寄送达、电子送达的基础上,根据当事人需要,提供行政处罚决定书、火灾事故认定书和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等纸质文书主城区上门送达服务。办理火灾事故认定复核、注册消防工程师注册审批全面实行“一次不跑”。要帮助消防信用修复。消防救援机构在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时,同步告知当事人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及修复事项。消防救援机构工作人员可以依申请作为信用修复委托人,帮助行政处罚相对人在信用公示平台申请修复信用信息。

要优化消防职业技能鉴定。推行消防职业技能鉴定“一网办理”,实现网上报名、审核、缴费、准考证打印和成绩查询。通过消防设施操作员职业技能鉴定报名审核的申请人,3个月内予以安排鉴定考核,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考核在同一天进行。考核当天公布成绩,合格人员次日可下载成绩合格电子凭证。对于取得合格电子凭证的操作人员,视为持证上岗。提供证书邮寄送达服务,考核合格后10个工作日内邮寄纸质证书。要合理封闭火灾现场。火灾调查时合理确定封闭火灾现场的范围和时间,对不涉及纠纷的单方火灾事故和有公共视频证据直接证明起火原因的火灾事故,应在现场勘验结束2个工作日内解除火灾现场封闭。要加强消防宣传服务。消防救援机构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开通线上预约服务,免费为企业、群众提供灭火技能培训、疏散演练指导、消防知识宣讲、消防队站参观。(首席记者胡榕)

编辑:何 山

校对:陈卫星

复审:全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