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法院发布首批多元解纷案例库入选案例

2025年10月27日 13:59编辑:贾辛 新闻热线:0791-86847179

原标题:

打造示范案例 化解物业纠纷

省法院发布首批多元解纷案例库入选案例

今年以来,全省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立足法定职能服务社会治理。据悉,今年1月至9月,全省法院共先行调解成功案件90260件,19.36%的民事案件实质化解在登记立案后开庭审理前。为进一步发挥“以案释法”工作效能,鼓励纠纷主体选择非诉方式化解纠纷,10月23日,省法院发布第一批入选多元解纷案例库的案例。

成立调解专班批量化解物业纠纷

自2018年起,某物业公司为南昌一小区提供物业服务。因近两百户业主欠缴物业费,某物业公司将部分业主诉至南昌市红谷滩区人民法院,要求业主支付物业费,并表示将在前述案件判决后对其他业主批量提起诉讼。

“业主需按时缴纳物业费,即使房屋未入住或存在质量问题,也不能以此为由拒绝缴费。”南昌市红谷滩区人民法院法官收到起诉材料后,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到案涉小区摆摊设点,借助向小区业主普及物业法律知识的契机,了解某物业公司的清洁、安保、维养等服务状况,并全面了解该小区的物业服务水平。

经过实地调查与全面研判,法官了解到,该小区物业费收费标准较高,很多空置房业主缴费意愿低;小区公共设施不到位,主要集中在公共晾晒区过远和充电桩紧缺两方面,给一些业主生活带来不便。此外,小区多栋楼外立面脱落,物业迟迟未予修缮。

为了打造示范案例,批量化解该群体性纠纷,法院选取几起矛盾较为突出的典型案例,联合物业协会的调解员以及社区工作人员下沉到案涉小区,开展巡回调解工作,并邀请小区业主代表旁听。经法官和调解员协调和引导,物业制定整改方案,并明确整改期限,得到了业主认可,当场化解5起纠纷。之后,法院与物业协会的调解员成立调解专班,以巡回调解的案例作为示范,通过打电话、走访等方式收集业主的意见,进一步开展调解工作,最终促成152起物业纠纷得到妥善化解。

“物业服务问题得到了解决,我们愿意及时缴物业费。”近日,该小区居民龚先生如是说。

多部门联动化解房屋面积差争议

某置业公司是全南县一楼盘的开发商。2022年12月16日,某置业公司通知业主办理房屋交付手续。部分业主发现房屋实测面积与预测面积有较大差异,故拒绝收房,主张依约定解除合同,由某置业公司退回购房款。双方多次协商未果,33户业主陆续向全南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了解,还有100户业主处于观望状态。

为妥善化解纠纷,全南县人民法院加强府院联动,与当地住建部门、社区管委会联动开展调处工作。经查,纠纷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该楼盘二期预测绘与实测绘聘请的公司不同,两家公司计算方式也不同,造成324户房屋的实测面积与预测面积有较大差异,其中实测面积大于预测面积的有133户。

法院会同住建部门、社区管委会充分了解双方诉求、调解意愿及可接受的调解方案,在此基础上,组织业主代表及某置业公司负责人到案涉楼盘现场协商。承办法官摆事实、讲法律、引案例,最终33户业主与某置业公司达成一致意见,当场签订补充协议,超过合同约定面积3%的部分,由开发商承担70%的补偿责任,业主承担30%的补偿责任,业主当场收房。另有100户业主按照“示范调解”方案参照执行,至此,133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全部圆满化解。

本案中,法院本着既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又维护房地产企业持续经营发展的工作思路,依托最高人民法院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立的“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会同当地住建部门、社区管委会等部门联动调解,逐一解决影响房屋交付的问题,并发挥“示范调解”作用,促成潜在诉讼案件一揽子办理,既让百姓“安居”,也助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多元联调”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某建设工程公司是靖安县某项目工地总承包方,其将部分项目分包给某基础工程公司。某基础工程公司雇佣余某等14名农民工在该工地务工。完工后,某基础工程公司未与农民工结算劳务报酬,亦未出具欠条。14名农民工被拖欠劳务款共89355元,多次讨要未果后,集中向当地综治中心反映。

综治中心第一时间启动农民工维权讨薪“绿色通道”,按照“1+N”多元联调机制,组织相关单位和力量开展纠纷化解工作。综治中心协调法院、住建、人社、信访等部门,组成联合调解小组,并明确各自职责。人社部门协助农民工梳理欠薪线索、整理证据材料;法院、住建部门联合召集项目发包方某管理局、总承包方某建设工程公司、劳务分包方某基础工程公司及农民工代表,围绕欠薪情况、协调方案、款项给付等焦点问题开展协商。

因某基础工程公司反映其暂无履行能力,故法官向某建设工程公司释明其作为总承包方具有代为清偿的责任,以及拒不给付的法律后果。最终,某建设工程公司同意代为清偿拖欠的款项,双方签订调解协议。同时,法院向某建设工程公司发送《督促履行告知书》,督促其在约定期限内自动履行。某建设工程公司按照约定,向14名农民工支付劳务报酬89355元。

“本案中,14名农民工被拖欠劳务报酬,既没有欠条,也没有相关凭证,存在因举证不能导致败诉结果的可能。”该案承办法官表示,这起农民工追索劳务报酬纠纷,虽然总标的额不大,但是涉及农民工较多,如不能妥善处理,可能会导致矛盾激化,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当地综治中心牵头建立联合调解小组,共同核实拖欠款项,促使总承包方承担主体责任,有力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益,实现了集体欠薪纠纷“无强制、快履行、低成本、高效率”解决。

据了解,此次入选多元解纷案例库的案例还包括甲企业与乙企业的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调解案,某电气设备公司与某建设公司买卖合同纠纷调解案,王某、钟某、张某、刘某与某医疗器械公司劳动争议纠纷调解案,某物业公司与杨某等176户业主物业服务合同纠纷调解案,江某等29人与某科技公司、万某排除妨害纠纷调解案,李某等381人与周某夫妇民间借贷纠纷调解案,余某等37位家长与秦某教育培训合同纠纷调解案。

记者王白如

编辑:贾辛

校对:陈卫星

复审:程乘玉

  来源:新法治报·赣法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