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7日 16:58编辑:贾辛 新闻热线:0791-86847179
不久前,浙江杭州一男子酒后使用所谓的“智驾神器”驾车,自己躺在车上睡觉,车辆行驶20分钟后停在道路中央,阻拦后方车辆通行,很快被过路群众发现并报警。最终,该男子因危险驾驶罪被判拘役一个月十五日,并处罚金4000元。这一事件,再次将“智驾神器”的安全隐患推到公众面前。
在电商平台上,不少“智驾神器”以“方向盘装饰品”“方向回正标记”等名目销售,价格不过百元,却能通过物理配重或强磁吸附,骗过L2级辅助驾驶系统的监测机制,使车辆误判驾驶人始终在监管状态。实验显示,安装该装置后,驾驶人双手离开方向盘,系统不再发出任何警示,直至自动退出功能。这意味着,当遇到突发状况时,车辆将失去最后一道安全防线。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生产、销售此类产品若造成严重后果,可能构成犯罪。相关平台若未尽审核义务,须承担连带责任。
所谓的“智驾神器”,本质是绕开安全设计的“后门”,不仅破坏了车辆预警机制,更将驾驶人与公众置于风险之中。此外,让人细思极恐的是,不少驾驶人误将“辅助驾驶”等同于“自动驾驶”,出现开车玩手机甚至脱管等行为。
科技的发展,本应是为了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而非成为逃避责任的工具。“智驾神器”的流行,暴露出部分驾驶人对科技产品的盲目崇拜和对安全驾驶的忽视。智能驾驶的发展必须以安全为前提,监管亟须跟上技术滥用的脚步。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对公众而言,真正的“驾驶神器”,是守法意识与安全警觉。无论是生产者、商家还是驾驶人,都应坚守安全红线,谨防“智驾神器”变凶器。
(闵祥)
编辑:贾辛
校对:陈卫星
审核:全来龙
Powered by WILL 赣ICP备15001586号-4技术支持:新法治报 
 
          网站管理:新法治报社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 邮编:330038
        
 Copyright @ 2008-2017 平安江西网 版权所有
  
投诉举报电话:0791-86847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