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4日 15:17编辑:聂琪 新闻热线:0791-86847179

10月31日,由新法治报社与省律师协会联合推出的第855期“公益律师进社区”活动,携手江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走进南昌航空大学开展退役军人法律法规普法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退役军人安置条例》《烈士褒扬条例》等法律法规,泰和泰(南昌)律师事务所李钧律师和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政策法规处工作人员,与学生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发放宣传手册,回答咨询问题。
校园普法氛围浓厚
秋风吹过校园,10月31日上午,南昌航空大学的同学们陆续来到大学生活动中心的展板前,等待着“公益律师进社区”退役军人法律法规专场宣传活动拉开帷幕。《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退役军人安置条例》《烈士褒扬条例》的宣传小册子整齐摆在演讲摊位前,同学们神情专注、仔细阅读。
“我一直对军旅生活充满向往,想提前了解退役后的权益保障,今天有专家现场指导,真是机会难得。”一位大三的同学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更全面地了解国家对军人的关爱政策。
“退役军人保障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规范退役军人工作的法律,它从安置、教育、就业创业等多维度构建保障体系,让每位为国防贡献力量的军人感受到社会的尊重和支持。”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政策法规处工作人员详细回应。该法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明确了退役军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国家和社会有责任尊重和关爱他们。
据了解,退役军人保障法自施行以来,已成为维护退役军人权益重要依据。其规定了“以人为本、分类保障、服务优先、依法管理”的工作原则,国家建立健全退役军人工作组织管理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贯彻以退役军人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涵盖总则、移交安置、教育培训、就业创业等内容。同时,该法律要求地方政府在接收退役军人时,提供必要的服务和保障,确保他们顺利融入社会。
另一位同学则对《烈士褒扬条例》表现出好奇心。李钧律师耐心解释:“《烈士褒扬条例》最近进行了修订,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不仅明确了烈士评定标准,还强化了褒扬机制,包括建立纪念设施、发放褒扬金,以及对遗属的抚恤优待。这体现了国家对英雄的崇敬和对遗属的关怀。”
《烈士褒扬条例》共8章70条,强调国家褒扬、纪念和保护烈士,维护烈士尊严荣誉,宣传烈士精神。修订内容包括完善烈士评定条件和程序、完善抚恤优待和服务保障、实施动态精准管理、加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加大宣传弘扬力度等方面。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了褒扬工作的规范性和实效性,也进一步弘扬了英雄主义精神,让烈士事迹永存于人们心中。
安置条例深入解读
活动现场,多位向往军营的同学围拢在讲台前,大家纷纷抛出问题,现场氛围热烈而专注。
“退役后军人怎么融入社会呢?最近安置条例有哪些新调整,能详细说说吗?”一位大一同学问道。李钧律师笑着点头,详细解答起来:“咱们先说说《退役军人安置条例》,这是2024年7月公布的新版,自同年9月1日起施行,已经废止了之前的《退役士兵安置条例》,这部条例共11章93条,专门规范退役军人的安置工作,目的是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安置方式多样化,根据不同军人的服役情况分类处理,确保每个人都能平稳过渡到地方生活。”
军官退出现役,如果符合条件,可以选择退休、转业或者逐月领取退役金等方式。退役军士符合逐月领取退役金、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义务兵符合安排工作条件的,可以选择以自主就业方式安置。对自主就业的退役军士和义务兵,根据其服现役年限发放一次性退役金,帮助他们生活起步。
在就业创业部分,《退役军人安置条例》与退役军人保障法相呼应,强调“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社会支持”的模式。各地还设立了就业创业基金,支持创办企业。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这些年组织了多场专场招聘会,为大量退役军人匹配了岗位,帮助大家快速再就业。
另外,条例对特殊情况有细致规定。比如,中级以上军士退出现役,符合“年满55周岁、服现役满30年、因战因公致残被评定为1级至6级残疾等级、患有严重疾病且经医学鉴定基本丧失工作能力”等条件之一的,作退休安置。退休军士移交政府安置服务管理工作,参照退休军官的有关规定执行。被评定为1级至4级残疾等级的初级军士和义务兵退出现役的,由国家供养终身;因战、因公致残被评定为1级至4级残疾等级的中级以上军士,本人自愿放弃退休安置的,可以选择由国家供养终身。
总之,这部条例把安置工作旨在“分类精准、多元支持”,结合市场和社会力量,让退役军人更好地为社会发光发热。听完解释,同学们纷纷感慨:“安置条例这么周全,国家不光管安置,还考虑长远生活,让我对未来更有底气。”
褒扬条例弘扬正气
活动进入尾声,现场氛围依然高涨。李钧律师为大家深入解读《烈士褒扬条例》。
《烈士褒扬条例》修订后,明确了烈士评定标准:公民在保卫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中英勇牺牲,被评定为烈士的,依照条例规定予以褒扬。评定程序由县级以上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负责初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侮辱、诽谤烈士,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条例规定,国家为烈士遗属发放褒扬金,标准为烈士牺牲时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倍。同时,提供定期抚恤和优待,包括医疗补助、住房优先、子女教育优待等。条例还完善了烈士纪念设施管理制度,要求地方政府保护烈士陵园、纪念碑等。
李钧律师举例说明:“例如,在抗疫一线牺牲的医务军人,可根据条例评定为烈士,其遗属享受全方位保障。这不仅是对个体的褒扬,更是对全社会英雄主义的弘扬。”
同学们听后深受触动。一名大一新生表示:“通过活动,我明白了《烈士褒扬条例》的意义,它提醒我们,和平年代的安宁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并学习英雄精神。”
“社会力量参与是条例的一大亮点。”李钧律师补充道,国家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捐赠、设立基金、志愿服务等方式,支持烈士褒扬工作。例如,江西省多家企业设立“关爱烈属基金” ,提供就业指导和生活援助。这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褒扬格局。
通过交流,现场的同学们对退役军人相关法律法规有了更深的认识,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政策不只温暖了军人群体,也激励更多青年投身国防。
咨询实录
退役后复学有什么优待政策?
问:就读大学期间参军入伍后,退役后复学有什么优待政策?
答:根据相关规定,在校大学生(含高校新生)入伍,高校保留学籍或入学资格,退役后2年内允许复学或入学。在复学后,退役大学生士兵,可享受以下优待政策:一是在学业帮扶上,退役大学生士兵能享受到专项的学历提升政策;二是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参军入伍退役后复学或入学,可以免修公共体育、军事技能和军事理论等课程,直接获得学分;三是大学生士兵退役后复学需要转专业的,学校依政策予以优先落实。除此之外,在毕业实习、毕业流程上,符合相关条件的大学生退役士兵也有相应的优惠政策。
大学生参军享受哪些优待?
问:参军入伍后,在经济上能享受哪些优待政策?
答:国家建立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制度。在校大学生(含高校新生)入伍服义务兵役的,可享受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按照《高等学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办法》,全日制研究生、大学毕业生、在校生和大学新生均可享受应征入伍兵役国家资助资金,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及学费减免标准,本专科生每人每年不超过1.6万元,研究生不超过2万元。此外服义务兵退役时能领取到一次性退役费。义务兵退役费的计算方法:一次性退役金每年4500元,义务兵两年9000元,退役医疗保险两年840元,职业年金2.1万元,养老保险3.5万元,共65840元。
大学生士兵退役后享受哪些优待?
问:大学生士兵退役后,在工作就业上可以享受到哪些优待?
答:退役士兵符合条件的,由人民政府安排工作。在军队服役5年(含)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士兵退役后,可报考入伍地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定向考录的职位。政法干警定向招录退役军人比例,其招录计划不低于总计划的10%。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在招收录用工作人员或聘用职工时,对退役军人的年龄和学历条件适当放宽,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录聘用退役军人等。
大学生士兵晋升有哪些途径?
问:大学生参军入伍后,在部队晋升为军官的途径有哪些?
答:士兵报考军官军校、大学生毕业士兵提干、大学生优秀士兵保送入学。
(文/图 王政 记者方维芳)
编辑:聂琪
校对:陈卫星
复审:吴旭
Powered by WILL 赣ICP备15001586号-4技术支持:新法治报
网站管理:新法治报社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 邮编:330038
Copyright @ 2008-2017 平安江西网 版权所有
投诉举报电话:0791-86847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