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4日 17:22编辑:聂琪 新闻热线:0791-86847179

傍晚时分,景德镇市珠山区周路口街道赛跑坦社区的路灯渐次亮起,柔和的光芒映照着居民回家的路。此前,在一次民情走访中,居民反映这里的路灯是“失明”状态,走访干部当晚记录、次日协调解决,仅用3天时间就完成了12盏路灯的更换。
近年来,周路口街道以深化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创新民情走访“三位一体”(问题清单+数据赋能+机制长效)工作法,将为民服务落到实处、做到细处。
建立“民情数据库”
“我们要求干部带着‘问题清单’下去,抱着‘解决方案’回来。”周路口街道负责人表示。
在走访之初,该街道就明确问题导向,全体干部下沉一线,敲门入户,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针对商业街区电动自行车乱停放问题,该街道联合城管部门、相关物业公司规划出2个临时停车区,有效缓解了停车乱象。从“家门难进”到“主动开门”,从“担心没人管”到“相信能解决”,群众态度的转变,正是对走访实效最直接的认可。
截至目前,该街道累计走访居民3100余户、商户918家,收集民生诉求、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各类问题442项,其中42项已现场解决或限期办结。
走访不仅是“听民意”的过程,更是“摸家底”的过程。周路口街道以“一户一档”“一企一档”为基础,同步建立“民情数据库”,将居民年龄结构、从业类型、特殊需求,以及商户经营状况、安全隐患等信息分类归档,累计完善档案1980余份,为精准治理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推行三项长效机制
为确保民情走访不是“一阵风”,周路口街道在走访基础上建立了三项长效机制:一是诉求闭环机制,明确问题“收集—梳理—分发—反馈—回访”五个环节的责任人和时限,确保群众诉求闭环处理;二是错峰走访机制,针对上班族、夜间经营者等群体,固定每周二、四晚间及周末开展走访,破解“走访遇不上人”难题;三是干群联动机制,从走访中筛选130余名热心居民、商户代表担任“平安观察员”,实时反馈身边问题,形成“干部主动访+群众主动说”的互动模式。
此外,该街道还创新推行“线上+线下”双线问卷工作机制,通过纸质问卷精准捕捉“沉默群体”诉求,电子问卷广泛覆盖“繁忙群体”需求,实现“线上线下无死角、全人群覆盖”。
截至目前,累计回收纸质问卷2747份、电子问卷387份,排查出矛盾纠纷28条、民生诉求53条,推动矛盾排查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发现”转变。
服务“全天候响应”
“以前想反映问题,经常因为上班和干部‘碰不上’,现在晚上干部主动上门,问题解决得又快又好!”周路口街道云锦巷社区居民王女士说。
为解决群众“白天没空、晚上没人”的走访难题,周路口街道创新开展“夜间民情大走访”行动,组织干部利用晚间时段深入社区、商铺、文娱场所,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据统计,今年9月至10月10日,干部夜间走访累计排查场所728家,发放安全告知函728份,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128处;走访居民2600户、企业918户,回收问卷728份,梳理矛盾纠纷3条、民生诉求5条,均已建立台账推进解决。
“我们做这一切,就是想让数据多跑路、干部少跑腿、居民少烦心。”周路口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民情大走访工作的深入开展,这套工作法展现出显著成效,走访从“形式化”走向“实效化”,从“阶段性”走向“常态化”,真正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文/吴厚情 徐雯 记者王晓明)
编辑:聂琪
校对:陈卫星
复审:朱叶
Powered by WILL 赣ICP备15001586号-4技术支持:新法治报
网站管理:新法治报社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 邮编:330038
Copyright @ 2008-2017 平安江西网 版权所有
投诉举报电话:0791-86847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