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驻庭调解员释放乘数效应

吉安市吉州区人民法院推动“吉诉即调 实质解纷”品牌创优创强

2025年11月26日 14:41编辑:聂琪 新闻热线:0791-86847179

调解纠纷(图/受访单位提供)

近年来,吉安市吉州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吉州法院”)受理案件数量持续上升,年均受理各类案件超万件。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对高效、便捷司法服务的期待,该院把实质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作为司法审判的目标导向,将调解贯穿于办案全过程、各环节,让纠纷一次性化解,以“如我在诉”的情怀,努力回应人民群众“案结事了”需求,推动“吉诉即调 实质解纷”品牌创优创强。

繁简分流高效解纷

“郭大姐、王哥,谢谢你们……”某餐饮公司负责人邹某在签署完调解协议后,忙向调解员表示感谢,随后急匆匆返回店里准备营业。

邹某长期在刘某经营的食品店购买干货调料等货物,今年2月,因邹某拖欠货款,刘某将其诉至法院。

民间借贷、买卖合同、物业纠纷、劳动争议等案件,是吉州法院辖区常见的类型化案件,该院以“两状”示范文本推广应用为依托,开展“要素式”调解工作,推动调解与审判无缝衔接。

刘某因为对起诉毫无经验,所以没有准备起诉状。原本做好“多跑两次”准备的他,惊喜地发现,一到吉州法院,就有工作人员为其提供示范文本并指导填写。随后,这起简易纠纷得以快速立案。

经刘某同意,这起纠纷经繁简分流,被委托至吉州区综治中心进行先行调解,促使该小微民营企业拖欠货款纠纷高效化解,妥善修复了双方已经形成的良好合作关系,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据悉,今年以来,吉州法院通过吉安诉讼仲裁联合解纷中心(吉州)、吉州区综治中心、吉州区“讲法评理工作室”等多个平台,累计先行调解各类案件1653件,逐渐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效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解体系。该院一起由人民调解员参与化解的小区“住改商”快递驿站引发纠纷案例,还入选了最高人民法院多元解纷案例库。

“裁审联调”促案结事了

居民彭某饲养的家犬因追赶路人致其受伤,引发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纠纷。因双方当事人对赔偿金额有争议,该纠纷一直僵持了5个月。

驻庭特邀调解员充分发挥“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敏锐发现饲养人彭某虽承认管理疏忽,但其年事已高且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承担高额赔偿,而伤者则因医疗费用压力情绪激动。在承办法官和驻庭特邀调解员的劝导下,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被告当场付清赔偿款。

“我们不仅要案结,更要事了人和。”承办法官表示,自引入驻庭特邀调解员以来,乘数效应不断显现,调解成功率同比上升16.67%,平均办理周期缩短至19天。其中,婚姻家庭、邻里纠纷、民间借贷等民生类案件调解成功率达57.8%,成为群众满意度最高的解纷方式。

黄某雇请胡某为其承包的某房改工程进行劳务工作,胡某按约完成劳务后,黄某以工程尾款未结等事由拖延支付部分劳务费。

该起拖欠农民工劳务费纠纷标的额虽小,但直接判决既不利于化解双方矛盾,且后续执行周期可能较长,也不利于劳动者快速兑现权益。为此,承办法官联合仲裁员通过“背对背”的沟通与“面对面”的协商,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9月15日,在法官的见证下,黄某支付了剩余劳务费,僵持2年的矛盾终于得以化解。

据悉,针对劳动争议案件专业性强、法律关系复杂等特点,吉州法院建立了“裁审联调”机制,与吉州区劳动仲裁委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协同化解劳动争议纠纷,共审结劳动争议案件278件,调撤176件,调撤率63%,大量案件以调解方式结案,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目标。

道交纠纷一站式调解

“没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案子就有了结果,解决了我的烦心事!”近日,一起未投保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在吉州法院兴桥人民法庭成功调解,当事人为案件的高效办理点赞。

针对道路交通事故纠纷频发、处理难度大的特点,吉州法院在兴桥法庭专门设立了道路交通法庭,组建专业审判团队、实行归口办理,通过与交警部门、保险公司等多方协作,形成了“鉴定前置+交警调解+法庭支持+保险理赔”一站式解纷模式。

兴桥法庭通过公开“晾晒”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涉保险公司案件调解、上诉及二审维持情况,让社会大众实时了解各保险公司理赔情况,倒逼保险公司改善服务水平,有效加快“先行调解+即时履行”一体化处理进度。今年以来,该庭共接收道路交通纠纷案件144件,通过调解结案的有103件,近七成道路交通纠纷化解在诉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此外,吉州法院还聚焦多个专业审判领域,积极探索“四创四化”治理模式,推动构建以“金融纠纷批量化、物业和商品房纠纷示范化、道交纠纷专门化、征地拆迁纠纷前置化”为特征的分类治理体系,有力促进了矛盾纠纷实质化解与社会治理效能整体提升。

(彭晨 康自争 魏雨欣 记者王白如)

编辑:聂琪

校对:衷丽萍

复审:程乘玉

  来源:新法治报·赣法云